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燃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化学反应.如图是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通过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①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的现象,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
(3)下列操作能使水中的白磷②燃烧的操作是 .
a.把热水加热至沸腾
b.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空气
c.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氮气
d.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氧气
(4)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探究燃烧的条件。
①依据右图实验探究分析,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lank#}1{#/blank#} 。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应采取灭火的措施是{#blank#}2{#/blank#} 。
A.向油锅泼水 | B.赶快跑开 |
C.用扇子向油锅扇风 | D.用锅盖盖紧油锅 |
(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图1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3{#/blank#}。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blank#}4{#/blank#} 。
②图2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从粒子的角度具体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blank#}5{#/blank#} 。
③图3所示,向“人”字型管的左、右两端分别加入少量的浓氨水和无色酚酞溶液,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对该现象的解释是{#blank#}6{#/blank#} ,根据现象说明浓氨水呈{#blank#}7{#/blank#} (填“酸性”或“碱性”)。
内容步骤 |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
Ⅰ |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能吸收CO2), 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
Ⅱ | 推入适量H2O2溶液 | 推入适量H2O2溶液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