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化学课上老师用脱脂棉包裹0.2g过氧化钠(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开展了如下探究:
【假设】有氧气生成.
【验证】小红准备用如图1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她的方法是:打开活塞使水流入试管 .(请你帮她做完后续实验的操作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 |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容积为200mL的集气瓶内加入80mL 约80℃的热水,浸没白磷 Ⅲ.将a端连接盛有50mL空气的注射器 Ⅳ.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20mL处,瓶中液面恰好低于燃烧匙底部,立即关闭K,观察现象 Ⅴ.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 |
[查阅资料]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必须是可燃物(2)燃烧必须要有氧气(3)温度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磷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讨论并将下表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 结论与解释 |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 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blank#}1{#/blank#};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blank#}2{#/blank#}。 |
实验过程中,图3中左侧a试管中气球的变化为{#blank#}3{#/blank#};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blank#}4{#/blank#};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他重新设计了图3装置,你认为图中气球的作用是{#blank#}5{#/blank#};
[拓展与迁移]
按图2装置实验结束后,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略浸入水面下(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多少呢?”
你的预测是大约为{#blank#}6{#/blank#},理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blank#}7{#/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