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1)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未分解叶与半分解叶),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 蒙古栎 | 杨 | 红松 | 白桦 |
未分解叶 | 2.44 | 5.94 | 4.79 | 7.30 |
半分解叶 | 7.20 | 9.42 | 8.71 | 5.23 |
①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填“高于”或者“低于”)未分解叶的消耗量.
(2)用样方法调查白桦植物的种群密度时,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应注意做到 并计算平均值.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 的数量,从而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
湿地类型 | 线虫属丰富度 | 土层深度(cm) | 植物寄生线虫(条/100g干土) | 腐食线虫(条/100g干土) | 食细菌线虫(条/100g干土) |
碱蓬群落 | 19 | 0﹣10 | 93 | 15 | 12 |
10﹣20 | 14 | 2 | 10 | ||
柳群落 | 18 | 0﹣10 | 89 | 19 | 28 |
10﹣20 | 21 | 0 | 15 | ||
白茅群落 | 24 | 0﹣10 | 598 | 92 | 71 |
10﹣20 | 163 | 9 | 7 |
请据表中数据回答:
(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blank#}1{#/blank#}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blank#}2{#/blank#} 选择地点.
(2)腐食线虫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blank#}3{#/blank#} 成分,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此类线虫和表中{#blank#}4{#/blank#} 线虫数量明显增多
(3)表中三个群落的{#blank#}5{#/blank#} 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①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blank#}6{#/blank#} (cm)②深层土壤中{#blank#}7{#/blank#} 积累较少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营养结构最复杂的群落可能是{#blank#}8{#/blank#} ,因为该群落土壤线虫的{#blank#}9{#/blank#} 最高.
①调查人类遗传病 | ②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③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的变化 | 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年份 植物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A | 10.0 | 9.2 | 8 | 6.8 | 5.5 |
B | 3.0 | 2.1 | 1.1 | 0.3 | 0.1 |
C | 0.3 | 0.6 | 1.1 | 1.5 | 2.3 |
D | 3.0 | 2.0 | 0.4 | 0 | 0 |
E | 3.2 | 2.8 | 1.7 | 1.3 | 0.5 |
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