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新课标历史九年级综合检测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改革”与列宁的“探索”在内容方面有何相似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举一反三
某中学学生W.既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又是一名军事“发烧友”,特别想撰写一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旅小小说。但是,在撰写部分之后,却发现知识有限,出现了不少错误。为此,特请你为他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19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是南斯拉夫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以德国、奥匈等为一方,对英国、法国、俄国等一方开战,并在三条战线上大打出手。随后,美国、日本、中国又加入英法一方作战;而俄国却在二月革命胜利后,退出了大战。到1918年,德国、奥匈终因势力不济,战败投降,一战结束。

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但英法美等列强竟然把德国在中国山西的权益转让给韩国。这引发中国人民强烈不满而掀起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此后百年间,“三线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

①错误:{#blank#}1{#/blank#}                  修正:{#blank#}2{#/blank#}

②错误:{#blank#}3{#/blank#}                  修正:{#blank#}4{#/blank#}                

③错误:{#blank#}5{#/blank#}                  修正:{#blank#}6{#/blank#}                 

④错误:{#blank#}7{#/blank#}                  修正:{#blank#}8{#/blank#}   

⑤错误:{#blank#}9{#/blank#}                  修正:{#blank#}10{#/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