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6.18科学技术的成就(二)一课一练•提技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材料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请回答:

(1)、你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何时吗?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什么承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

举一反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英雄文化,流传着许多英雄事迹。某班历史老师以“走近英雄”为主题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找寻古代英雄】

(1)第一小组为了编写关于岳飞的历史剧,查找了关于岳飞的相关史料,以下相关史料的运用你认为最可信的是________。

A.《宋史》     B.小说《岳飞传》       C.电视剧《精忠岳飞》剧本

第二小组找到了上述历史人物的名言: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2)根据以上名人名言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英雄青史流芳的原因。(可从历史功绩、价值取向等角度分析,答出两个方面即可)。

【任务二找寻近现代英雄】

材料二:1938年秋天,时值抗战时期,陶行知到湖北宜昌的一个小学里演讲。演讲中,他极其幽默地拆解了一个“春”字。他说,“‘春’字系由一个‘三’、一个‘人’和一个‘日’字组成,三人即为众嘛,这叫做众人压‘日’,压得日本侵略透不过气来。所以我说,我们的抗战必胜,春天必将属于我们中国人民。”

——摘自胡念川《陶行知解字》

(3)根据材料二,概括陶行知演讲拆解“春”字的主要用意。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例抗日时期对重庆教育有贡献的人物。

材料三:1949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渠道动员海外人士回国参加建设。青年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他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动员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他说:“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现在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回到祖国去,成为当时广大留美中国学生的追求和选择!1950年4月,朱光亚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怀抱。他把毕生所学献给了祖国,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9年9月18日,朱光亚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传》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国外优厚的待遇和科研条件没有抵挡住朱光亚对祖国的热爱。________

B.“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________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朱光亚为代表的海外赤子毅然回国参加建设的缘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