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1915年)受到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19年,到了巴黎和会,中国却被一瓢凉水浇下来。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完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同时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注:材料“中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

——改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美、英在二战中的伤亡损失数据对比表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2000万人

620亿美元

5000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材料四:各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看法

“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唯一对日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法国二战史学家亨利·米歇尔

“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

——美国总统罗斯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