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管1 | 馒头碎屑 | 2滴碘液+2mL清水 | 搅拌 |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
试管2 | 馒头碎屑 | 2滴碘液+2mL唾液 | 搅拌 |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
试管3 | 谩头块 | 2滴碘液+2mL唾液 | 搅拌 |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
试管4 | 馒头碎肩 | 2滴碘液+2mL唾液 | 不搅拌 | 观察颜色变化情况 |
实验一: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应物质(如表所示),振荡摇匀置于 37 ℃的温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 2 的鸡蛋白明显变少。
试管 |
鸡蛋白碎末/g |
淀粉酶溶液/mL |
蛋白酶溶液/mL |
1 |
1 |
4 |
0 |
2 |
1 |
0 |
4 |
编号 | 唾液 | 淀粉溶液 | 温度 | 试剂 | 5分钟后加碘液 |
① | 1mL | 2mL | 4℃ | 2mL饱和食盐水 | 变蓝 |
② | 1mL | 2mL | 37℃ | 2mL饱和食盐水 | 变蓝 |
③ | 1mL | 2mL | 80℃ | 2mL饱和食盐水 | 变蓝 |
④ | 1mL | 2mL | 4℃ | 2mL清水 | 变蓝 |
⑤ | 1mL | 2mL | 37℃ | 2mL清水 | 不变色 |
⑥ | 1mL | 2mL | 80℃ | 2mL清水 | 变蓝 |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相应试管中:
试管号 | 1%淀粉溶液 | 1%稀硝酸 | 蒸馏水 | 碘液 |
1号 | 2毫升 | 0 | 1毫升 | 2滴 |
2号 | 2毫升 | 1毫升 | 0 | 2滴 |
②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后摇匀;
③将两只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观察并记录现象。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丁组 | |
左试管加入淀粉液 | 2 毫升 | 2 毫升 | 2 毫升 | 2 毫升 |
右试管加入提取液 | 1毫升 | 1 毫升 | 1 毫升 | 1 毫升 |
水浴温度 | 20℃ | 50℃ | 80℃ | 100℃ |
水浴时间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10分钟 |
提示:A. 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a淀粉酶;
B. 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 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表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并置于50-60℃水浴中1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乙、丙组都出现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丙的颜色更明显,丁组无砖红色沉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