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平谷区2020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shù)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 , 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先王者,见终始之变,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注释:①嚣嚣:百姓苦苦哀叫。②收孥(nú):古时,一人犯法,妻子连坐,没为官奴婢。

(1)、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囹圄而免刑戮                  虚:使……空 B、节修行,各慎其身           更:改变 C、而主不收                         恤:顾虑 D、是以民之道                     牧:统治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莫不引领观其政            吾尝终日思矣 B、约法省刑,持其后                宁伪睡觇之 C、刑戮望于道                          儿童见不相识 D、有逆行之                          臣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3)、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国立君以礼天下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将皇帝的位置礼让给天下贤士。 B、而暴乱之奸弭矣 因而,暴乱的阴谋就可以被阻止了。 C、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 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推诿。 D、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到处都不得安静,所以容易动乱。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②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集中指出秦二世为政之失,旨在总结秦速亡的教训,作为汉王朝巩固政权借鉴。 B、贾谊直接指出秦二世是平庸的君王,未能及时修正始皇的错误,导致败亡。 C、选文既有为政之道的宏观对比,又有陈涉与秦朝实力的对比,从而凸显作者的政见。 D、本文以赋的笔法写政论文,行文多骈偶、排比、铺陈,文气丰沛,一气呵成。
(6)、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秦二世治国理政的错误表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耳。时浓雾半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后;予越其右,雾出于左。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娇,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

【乙】

    绍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山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可以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 , 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涯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壮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馀甘 , 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节选自苏轼《记游白水岩》)

【丙】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 , 缺者如 , 隆者如营,圆者如壁;长林远树,出没烟靠,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载,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黄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节选自(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注】①馀甘:橄揽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