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
Ⅰ、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Ⅱ、分析实验.
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 设计意图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 可燃物才能燃烧 | |
(2) |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 没蘸水的小棉团燃烧 蘸水的小棉团不燃烧 | |
(3) |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 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
Ⅲ、得出结论.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需可然物;②;③ .
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 实验1 | 实验2 |
Ⅰ.将盛有足量锌粒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锌粒 Ⅲ.当瓶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关闭K | Ⅰ.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Ⅱ.打开K,从长颈漏斗向瓶内加入约80℃的热水,至浸没白磷 Ⅲ.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使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关闭K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少量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 塑料瓶变瘪 | CO2能与NaCl反应 |
B | 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 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
C |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
D |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 该气体是CH4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