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苏锡常镇2020年高三语文二模一卷与附加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

黄宗羲

    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常之无锡人。父学,四子,先生次三,其季允成也。从张原洛读书,讲《孟子》至“养心莫善于寡欲”,先生曰:“寡欲莫善于养心。”原洛曰:“举子业不足以竟子之学,盍问道于方山薛先生乎?”举乡试第一,庚辰登进士第。时江陵当国,先生与魏允中、刘廷兰上书吴县,言时政得失,无所隐避。江陵谓吴县曰:“闻有三元会,皆贵门生,公知之乎?”江陵病,百官为之斋醮 , 同官署先生名,先生闻之,驰往削去。先生上疏,分别君子小人,刺及执政,谪桂阳州判官。柳子厚、苏子瞻曾谪桂阳,先生以前贤过化之地,扁所居曰愧轩。娄江欲用罗万化为吏部冢宰,先生不可;会推阁员,娄江复欲用罗万化,先生又不可,遂削先生籍。

    戊戌,始会吴中同志于二泉。东林书院成,大会四方之士,一依《白鹿洞规》。其他闻风而起者,有经正堂、志矩堂、明道书院、文学书院,皆请先生莅焉。先生论学,与世为体,尝言官辇毂,念头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不在百姓上;至于水间林下,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切磨德义,念头不在世道上,即有他美,君子不齿也。故会中亦多裁量人物,议国政,亦冀执政者而药之也。天下君子以清议归于东林,先生卒,而东林独为天下大忌讳矣。小人作《东林点将录》,凡海内君子,不论有无干涉,一切指为东林党人。

    先生于阳明无善无恶一语,辨难不遗余力,以为坏天下教法。钱启新曰:“无善无恶之说,近时为顾叔时、顾季时明白排决不已,不至蔓延为害。”当时之议阳明者,以此为大节目,岂知与阳明绝无干涉,其所谓无善无恶者,无善念恶念耳,非谓性无善无恶也,今错会阳明之立论,呜呼!

(节选自《明儒学案·东林学案一》,有删节)

【注】①江陵:指张居正。后文吴县指申时行,娄江指王锡爵。这是以籍贯称呼入阁大臣。②三元:顾宪成、魏允中、刘廷兰三人都是解元。③斋醮(jiào) :僧、道做法事祈福。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刺及执政  刺:指责 B、扁所居曰愧轩  扁:题字 C、尝言官辇毂  辇毂:乘车 D、以此为大节目  节目:关键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宪成和魏允中、刘延兰上书谈论时政得失,张居正高度赞赏,誉之为“三元会”。 B、顾宪成听到同僚替他署名为病中的张居正祈福,就快速前去删除自己的名字。 C、顾宪成被革职后创办的东林书院,在读书人中产生很大影响,使朝廷大为忌惮。 D、顾宪成和钱启新认为王阳明无善无恶之说于世有害,作者认为他们错解了该说之意。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举子业不足以竟子之学,盍问道于方山薛先生乎?

②故会中亦多裁量人物,訾议国政,亦冀执政者而药之也。

(4)、简要概括顾宪成“治学”的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 , 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遂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於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节选自《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 , 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

    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 , 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

    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 , 封颍国公。 , 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憎苍蝇赋

欧阳修

    苍蝇,苍蝇,吾嗟尔之为生!既无蜂蚕之毒尾,又无蚊虻之利嘴。幸不为人之畏,胡不为人之喜?尔形至眇尔欲易盈杯盂残迈砧几余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若何求丙不足乃终日而营营。逐气寻香,无处不到,顷刻而集,谁相告报?其在物也虽微,其为害也至要。

    若乃华榱广厦,珍簟方床,炎风之燠,夏日之长,神昏气蹙,流汗成浆,委四支而莫举,眊两目其茫洋。惟高枕之一觉,冀烦歊之暂忘。念于尔而何负,乃于吾而见殃?寻头扑面,入袖穿裳,或集眉端,或沿眼眶,目欲瞑而复警,臂已痹而犹攘。于此之时,孔子何由见周公于仿佛,庄生安得与蝴蝶而飞扬?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咸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此其为害者一也。

    又如峻宇高堂,嘉宾上客,沽酒市脯,铺筵设席。聊娱一日之余闲,奈尔众多之莫敌!或集器皿,或屯几格。或醉醇酎,因之没溺;或投热羹,遂丧其魄。谅虽死而不悔,亦可戒夫贪得。尤忌赤头,号为景迹 , 一有沾污,人皆不食。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聚散倏忽,往来络绎。方其宾主献酬,衣冠俨饰,使吾挥手顿足,改容失色。于此之时,王衍何暇于清谈,贾谊堪为之太息!此其为害者二也。

    又如醯醢之品,酱臡之制,及时月而收藏,谨瓶罂之固济,乃众力以攻钻,极百端而窥觊。至于大胾肥牲,嘉肴美味,盖藏稍露于罅隙,守者或时而假寐,才稍怠于防严,已辄遗其种类。莫不养息蕃滋,淋漓败坏。使亲朋卒至,索尔以无欢;臧获怀忧,因之而得罪。此其为害者三也。

    是皆大者,余悉难名。呜呼!《止棘》之诗,垂之六经,于此见诗人之博物,比兴之为精。宜乎以尔刺谗人之乱国,诚可嫉而可憎!

    (选自《欧阳修集》)

【注释】①烦歆(xiāo):炎热。歊:气上升的样子。②景迹:宋元时为盗贼所立的特殊户籍,即今所云有过前科被记录在案者的档案。凡案籍人,其居处门首立红泥粉壁,并具姓名、犯事情由,每月分上、下半月,面见官府接受督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