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1978年后,新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某会议公报

材料二: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当年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特区”一词的由来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次会议我国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会议上对党的工作重心做了什么调整?
(2)、材料二所述“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中的“特区”,列出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改革与开放是两个概念,1978年后,新中国在农村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革的?对外开放又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其中引进来的办法是设立特区,那么请你说一说走出去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举一反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梦想实现】
材料一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泽东的一封信

【由分到合】
材料二   土改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探索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该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引自《南海县志·农业》第十四卷

【新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

——摘自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