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北宋)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②。

[注]①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②南来鲤、作急烹:化用《饮马长城窟行》中“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请把颔联翻译现代汉语。
(2)、请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塑造的主人公形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郡守李初平贤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二年果有得,徙如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视其所为,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熙宁初,知郴州,抃及吕公著荐,为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行部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①所居濂溪以名之。抃再镇蜀,将奏用之,未及卒,年五十七。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②,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注】①指的是周敦颐的老家营道。②孤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姜绾,字玉卿,弋阳人。成化十四年进士。由景陵知县擢南京御史。弘治初,陈治遭十事。又言午朝宜论大政,毋泛陈细故,皆报闻。二年二月,南京守备中官蒋琮以芦场事下绾覆按,琮嘱绾求右已。绾疏言:“琮以守备重臣与小民争利,假公事以适私情,扬言阴中,胁以必从。其他变乱成法,厥罪有十。以内官侵言官职,罪一。妒害大臣,妄论都御史秦纮,罪二。怒河闸官失迎候,欲奏罢之,罪三。受民词不由通政,罪四。分遣腹心,侵渔国课,罪五。按季收班匠工银,罪六。擅收用罢闲都事,罪七。官僚忤意,辄肆中伤,罪八。妄奏主事周琦罪,欺罔朝廷,罪九。保举罢斥内臣,窃天子威柄,罪十。”事下南京三法司。既,复特遣官覆治以奏。先是御史余濬劾中官陈祖生违制垦后湖田湖为之淤奏下南京主事卢锦勘报锦故与祖生有隙而给事中方向尝劾祖生不职状又因雷震孝陵柏劾大学士刘吉而诋祖生益力祖生衔向切骨。时向方监后湖黄册,祖生遂揭向、锦实侵湖田。诏下法司勘。勘未上,而琮为绾所劾。于是琮、祖生及吉合谋削锦籍,谪向官,复速绾及余濬等,赴京论鞫,皆谪为州判官。绾谪判桂阳,量移宁国同知,迁庆远知府。斩剧贼韦七旋、韦万妙。其党纠贼数万攻城,绾坚守,檄民兵夹击,破走之。东兰诸州蛮悉归侵地。总督刘大夏奇其材,荐为右江兵备副使。思恩知府岑溶逐田州知府岑猛,绾献策总督潘蕃。蕃令与都指挥金堂合诸路兵大破贼,思恩平。绾条二府形势,请改设流官,比中土,廷议从之。寻引疾还。俄起河南按察使,复以疾归,卒于家。

(选自《明史·姜绾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 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效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 , 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 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拓跋仪,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太祖幸贺兰部,侍从出入。从破诸部,有谋战功。

    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垂问仪太祖不自来之意。仪曰:“先人以来,世据北土,东与燕世为兄弟。仪之奉命,理谓非失。”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仪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强,此乃本朝将帅之事,非仪所知也。”及还,报曰:“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

    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摄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 , 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

    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许谦等有名于时,闻仪待士,先就仪。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相谓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

    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逐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