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课内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六下  16《表里的生物》课时测评卷

课内阅读。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1)、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2)、画线的句子使用了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
A、并列 B、因果 C、转折 D、选择
(3)、“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点题 C、引起下文 D、对比
(4)、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