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试卷
引婴投江
有过①于江上者,见人方②引③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④,曰:“此其父善⑤游!”
【注释】①过:经过。②方:正。③引:拉着。④故:缘故。⑤善:擅长、善于。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滥竿充数①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③之,廪食④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②南郭:复姓。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③说(yuè):同“悦”,高兴。④廪(lǐ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
曩①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②为志③。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是汝家,何不入?”愚者曰:“无履,非吾室。”妻曰:“汝何以不识吾?”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①曩:从前。②履:鞋。③志:标志。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伯牙鼓琴 文《吕氏春秋·本味》
原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资料:
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孟浩然《示孟郊》中这样写道: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