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三)

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让别人的生命更美好

    ①许多年前在费城,有一个名叫海蒂的小女孩。由于她,使得与她同社区的人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一些很不寻常的变化。

    ②有一位当地的教士,为住在附近的孩子们开办了一个主日学校。海蒂去参加了第一次聚会,但由于房间很小,有些小孩子无法参加,怅然离去。当天晚上,海蒂伤心地上床睡觉,因为她的许多玩伴都无法参加主日学校。地方实在太小了,容不下太多的人。

    ③两年之后,海蒂不幸夭折。有一天,她的父亲请这教士前来,交给他一个在海蒂枕头下发现的破旧红色小钱包,里面装着海蒂平时打杂赚来的五毛七分钱,另外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有海蒂的笔迹:“好让更多的小孩可以参加主日学校。”

    ④在海蒂葬礼之后的第一个礼拜天,教士把那个红色小钱包带到他的讲坛前,拿出那五毛七分钱,然后讲了海蒂如何地奉献了她的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⑤礼拜结束后,有一位来宾走上前来,表示愿意为新教堂提供一块良好的土地。他说:“只要支付五毛七分的价格,我便让教会拥有它。”当这个故事在媒体上披露之后,来自各地的支票便不断的涌入。

    ⑥今天,访客们对费城的圣殿浸信教堂都有深刻印象。教堂的座位可以容下3300人。而这一切都是从一个愿意帮助他们的小女孩开始的。她让这个世界变得多么不一样!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怅然:

②夭折:

③动容:

(2)、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

提出问题:

回答:

(3)、这篇文章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4)、文章第④段中,牧师说海蒂“奉献了她的所有”,这个“所有”是指什么?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的?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流传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的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话就长了。

    母亲生完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  突然  忽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时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另一扇窗

    一个美国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整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边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下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那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看看吧。”玛丽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窗户了。”玛丽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在老师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组织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适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演出并获得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名声大振。这个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要想到换一扇窗,那么,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为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课外阅读。

哑巴渡

    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渡口,摆渡的人是一个(    )的哑巴老头,乡亲们都管这儿叫哑巴渡。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也不像他(    )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    )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河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流淌着,日子在(    )中逝去。哑巴老人在这里默默地把船摆过来,渡过去,人们已经习惯了河水、渡船和哑巴老人的存在,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直到有一天,哑巴老人生病被送进了医院,大家才怀念起以前只用一双粗大的手说话的哑巴老人。人们想起他摆船的稳当。想起了他一毛钱的渡河钱。想起了他冬天半夜里穿衣解缆就为了送一个行人过河。哑巴不在了,人们觉得船上空落落的。

    一天,乡里突然来了个老将军,手里捧着哑巴老人的骨灰盒。哑巴老人得的是肝癌,死在医院里。他把一生摆渡的钱全捐了出来,想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新桥。

    就在新桥建成剪彩的那天,老将军含泪讲述了一件让人震惊的往事:在红军长征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拦截追击的敌人,还是“红小鬼”的老将军奉上级的命令配合班长炸掉石桥。摆渡的哑巴老人就是我的班长!

    阳光下,洁白的桥身闪烁着三个大字:哑巴渡。一位老红军生前在这里炸掉一座桥,摆了一辈子渡,死后又留下了一座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