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的诗文(    ),往往需要反复推敲,才能得其确解。比如那篇________的《桃花源记》,说到渔翁进入桃源之后眼前呈现的场景,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数语。倘若________地读过,恐怕不会给予过多的________,甚至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不过是说桃源中人的服饰打扮与外间全然相同罢了。实际上并非如此,恐怕还别有深意。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是否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造成的。《桃花源诗》里有一句“衣裳无新制”,对应的正是《桃花源记》中的那段描写。所谓“无新制”,并不是说衣物陈旧破败,而是指其不符合新的服饰制度。在古人的观念中,衣着服饰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味。王朝的兴衰交替,免不了一系列________的举措,改易服色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在陶渊明生活的晋宋时期也概莫能外,只要翻一翻《晋书·舆服志》和《宋书·礼志》,就能发现不少相关记载。因此,“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说桃花源中的居民也像世人一样有衣裳蔽体,并不是未曾开化、赤身裸体的蛮族野人。至于身着衣物的具体形制,则显然还保持着秦代的式样,和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少差异。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A、既有平易清浅一面,也有意蕴丰厚一面 B、既有意蕴丰厚一面,也有平易清浅一面 C、看似意蕴丰厚,实则平易清浅 D、看似平易清浅,实则意蕴丰厚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耳濡目染  囫囵吞枣  关心  改头换面 B、耳熟能详  囫囵吞枣  关注  革故鼎新 C、耳濡目染  一目十行  关心  革故鼎新 D、耳熟能详  一目十行  关注  改头换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是否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 B、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引起的。 C、误解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读《桃花源记》的时候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 D、导致误解产生的原因,是读《桃花源记》的时候忽略了陶渊明另有一篇《桃花源诗》造成的。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