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经过监测和治理,我市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壤,并对土壤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枸杞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②盐碱地显碱性。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2和Na2CO3

(探究过程)

(1)、甲组探究土壤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是,由此得出,该土壤的pH>7。
(2)、乙组按下图进行实验:向土壤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①:只有氯化钠    猜想②:含有氯化钠、氯化钙    猜想③:含有氯化钠、碳酸钠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方案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方案一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

正确

方案二

碳酸钠溶液

猜想②

不正确

方案三

有气泡产生

猜想③

正确

(3)、(反思与评价)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总结与提升)改良我市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百姓,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序号) 

a 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

b 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c 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

举一反三
硫酸铜是农业上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的重要原料。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硫酸铜时,选用方案的反应原理是:铜+过氧化氢+稀硫酸→硫酸铜+水。

【查阅资料】①通常,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溶液呈蓝色

②工业上制备硫酸铜,其中一种反应原理是:铜+浓硫酸加热,硫酸铜+二氧化硫+水(一)同学们将铜、过氧化氢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试管发烫。 同时还意外发现了一个现象:开始有少量气泡,随后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同学们对该意外现象很好奇,咨询老师后得知该气体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同学们往反应容器中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到木条出现{#blank#}1{#/blank#}现象,确认该气体为氧气。

(二)同学们又提出新问题,是什么因素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呢?

【猜想假设】小雅同学认为:一定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小礼同学认为:一定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加速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进行实验】于是设计了实验(见下表)进行探究:

编号

试剂

温度

现象

30℃

无明显现象

10mL30%过氧化氢的水溶液、1mL10%硫酸铜的水溶液

30℃

产生少量气泡

10mL30%过氧化氢的水溶液、1mL10%硫酸铜的水溶液

80℃

产生较多气泡

(1)小雅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将表中实验①所选试剂补充完整{#blank#}2{#/blank#}。

(2)小礼同学对比实验{#blank#}3{#/blank#}(填编号)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

【实验结论】小雅、小礼同学单独给出的结论都不严谨,其理由是{#blank#}4{#/blank#}。

【评价反思】

(3)小雅同学通过对比实验①②得出硫酸铜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礼同学认为不正确,还需要探究硫酸铜的{#blank#}5{#/blank#}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4)依据反应原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备硫酸铜的方案与查阅资料中工业上的方案比较,具有的优点是{#blank#}6{#/blank#}(答1条即可)。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