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训俭示康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沽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类;肴止于脯、醢、莱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后必有达人。李文子相三君,妻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缕簋朱纮 , 山粢藻棁 , 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蝤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注:①饘:zhān稠粥:②簋ɡuǐ古代盛事物的器具;③纮:hónɡ古代帽子上的带子;④棁zhuō梁上的短柱。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名    干:求取 B、吾不以为        病:生病 C、走卒士服        类:像 D、子孙其家风        习:习染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清白相承        臣供养无主 B、果止于梨、栗、枣、柿类    均二策 C、会数礼勤        到则披草 D、孟德子知后必有达人    吾还也
(3)、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B、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C、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D、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交代了自己的家世,表明勤俭持家是他们家一贯的作风。又列举事例说明自己不喜欢奢靡的性格与作风,对儿孙们进行现身说法,显得亲切动人。 B、第二段慨叹近年风俗侈靡,列举了衣着和饮食两点以赅其余,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最后以一个反诘句,对居高位者随波逐流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C、第三段引用御孙的话从道理上阐明俭和侈的不同结果,指出节俭是位高者共同具有的品德。生活奢侈了,私心杂念也就多了,做官时就必然受贿。 D、全文平实自然,明白如话,广征博引,说理透彻。虽是告诫,却不一味板着严肃面孔,而是以回首往事、今昔对比的亲切语调。
(5)、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廉者,盖鲜矣。

②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赤壁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t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荣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荣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其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释】①宰:主持割肉的人。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