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福州一中2020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

如表为1870﹣1894年中国进口鸦片和棉纺织品情况统计。据此可知,1870﹣1894年(   )

时间

鸦片

棉纺织品

同治九年到十三年(1870﹣1874年)的五年平均数

进口2598.7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6886.9万海关两的37.7%(居首位)

进口2145.1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6886.9万海关两的31.1%

光绪二十年(1894年)

进口2994.7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14423.3万海关两的20.8%

进口4965.3万海关两,占进口货物总值14423.3海关两的34.3%(居首位)

A、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方式 B、世界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C、列强对华出口贸易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的棉纺织业逐步衰落
举一反三
经济改革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富强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第一股—轮船招商公局股票上的部分文字如下:“轮船招商局为给股份票事奉直隶爵阁督部堂李(鸿章)奏准设局招商,置备轮船运漕揽载,札饬商办等因在案。当经本局议定召集股银壹百万两,分作千股……如本股出让,须遵定章办理,毋许私相授受……”

——摘编自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二

1982年,广东省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深圳成立,它是国内首家通过报刊公开招股的公司,1983年7月向全国发行“深宝安”股票凭证。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企业股份制开始试点。1984年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它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1986年11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送给来访的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范尔霖先生,“飞乐音响”由此载入了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史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三

时间

事件

1992年春

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报刊上公开发表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一般小型国有企业,有的可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有的可以改组为股份合作制,为国有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

1993年

国家颁布实施了《公司法》,正式在法律中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

1997年

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1998年12月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企业上市从此有法可依了

——摘编自王海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78~201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长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它需要得到国王的保护以制止封建贵族对城市的骚扰和镇压发生在城市中的暴乱…为了保护这种(跨国贸易)经济活动,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负责修筑本国范围内的道路、桥梁…这些都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以满足国际性物流所需要的条件…随着这种权力的增强,统治者据此把自己定位在了“公共福利”的维护者上。

——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的影响,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产生的,因为这里的帝国机构太封闭、太受约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此时期(民国初期)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表现为一种自发的发展,就其基本的动力而言,既有来自外部的因素一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局势的推动,又有内部的因素一受到中国社会本身的推动。当大部分列强忙于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企业家承担起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责任,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需要是在进口工业品刺激下产生,并得到满足的。于是,在进口品不能满足中国市场需要的情况下,一种“替代型”的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了。

——摘编自(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