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然骞凿空诸后世王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是有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三: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 当时的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资、冶铸、制盐、造船、造纸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与城市的繁荣。南朝时期的健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城市。

——材料三、四均摘编自统编七年级(上)教科书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功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的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如何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江南经济繁荣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举一反三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材料四: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材料五: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