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j】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丰裕的人”。——《史记》译文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材料三:“从西晋永嘉(西晋怀帝年号,307年——313年)年间到刘宋末,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万人,形成北方民众纷纷南下的浪潮……江南成为了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中国通史》
请回答:
①缫丝 ②冶铸 ③造纸 ④制盐
材料一:《国语.齐语》记载:在各诸侯国中,最早大量生产和使用铁器的是齐国,随着铁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齐国国力的上升。东周后期,铁器的使用同时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可以说铁器的使用促进了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教师教学用书》叶小兵、许斌主编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材料三:东晋南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永嘉叛乱对南方影响比较小,而且给南方送来了大批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东晋以后,南方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国家对手工业的控制有所放松,这些都为商品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一解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