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2019年道德与法治中考第三次模拟卷

2018年以来,某市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50起,同比上升309%。诈骗方式主要有偿刷点、低价卖装备充游戏币等。材料警示我们要(   )

①慎用网络,不在网上和陌生人搭讪
②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辨别是非能力
③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抵制不良诱惑
④增强法律意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举一反三

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下列“互联网+”主题探究活动。

【数说互联网】

资料1: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29.8%。

资料2: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专门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搭建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2022年上半年,该平台共收到群众有效留言39.1万件,同比增长4.5%,各级领导干部回应31.9万件。

(1)结合材料分析互联网的作用。

【网络之弊端】

有些商品的描述语言模棱两可,容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产生歧异;部分网银采用静态密码的方式,很容易被“木马”等病毒跟踪,存在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购物平台中,打着“超低价”“清仓钲惠”等旗号吸引消费者,以低于官方售价的价格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互联网有哪些弊端。

【网络麦克风】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该校开展了2022“网络好声音”评选活动、参赛同学以温暖人心的笔触,生动呈现了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和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精神风貌,发出青春向党的时代强音。

(3)如果是你参加此次活动,你会选择国家取得的哪些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进行展示?
(4)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假如你是上述活动的参与者,你会如何传递网络正能量?

走进社会生活。

材料一   “十一”小长假期间,我校坚持“不留笔头作业”,鼓励同学们走出家门,走入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在学校教学部门的带领下,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特点,布置了丰富多彩的跨学科综合实践作业,如红色之旅、北京的变迁、中国建筑和剪纸中的对称之美等。

(1)请你结合所学,分析学校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依托中学时事报,开展了时政素养培养课程。以下是一位同学选择的报纸内容。

新闻主题: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

新闻内容:

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精品作品入选。这些作品通过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引发了广泛的共鸣。我们从《K396次列车乘务员哽咽安抚旅客》看到共情,从《全网爆赞!杭州小哥钱塘江上纵身一跃》看到担当,从《选调青年的“青春练习册”》看到奉献。

正能量网络作品通过网络迅速触及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激起网友的参与度,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这种广泛传播的力量,让这些饱含正能量的网络作品具有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让正能量的“善举”化为种子在更多的人心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

我的评论:

(2)请你阅读新闻内容,运用所学,完成“我的评论”。(不少于30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