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一诗,完成第后面小题。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①淮:扬州。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③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④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⑤潇湘:指今湖南一带。⑥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1)、最能体现全诗情感基调的词语是________,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是__  _

(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B、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C、“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D、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举一反三
阅读《湖心亭看雪》和《金山夜戏》,完成下列小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金山夜戏

张岱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 , 至北固,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 , 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①[兖]兖州,位于山东省。②[日晡bū]傍晚时分。③[舣yǐ]停船。④[噀xùn]喷。⑤[傒xī]奴仆。⑥[韩蕲王]南宋名将。⑦[喧阗tián]哄闹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