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妈妈是我心中一团火》回答下面的问题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们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
      ②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咕道:“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臂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
      ③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去。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以后每天她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
      ④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撕开蒙着头部的被子 kuī 见她在流泪。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我感到内疚呀。
      ⑤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第④段)。
Kuī(       ) 见

(2)、比较一下第②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的事和第③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说说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3)、当“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是一种侧面描写,它写出了____           。成语“目瞪口呆”在文中的意思是:___       

(4)、这篇文章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请写出来(不少于 40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沉默的父爱

    一直以来,总认为父亲并不喜欢我,上有一个漂亮聪慧的姐姐,下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弟弟,我就是夹心饼干中的那抹微弱的夹心,我木讷寡言,一直被遗忘。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单父亲从未过目过,我的59分,89分引不起父亲的情绪波澜,而姐姐的99分却能使他勃然大怒,他总要求姐姐一定要做最好。有一次听他对母亲说:“这二丫头能读到初中就不错了,随她去吧。”

    这就是父亲仅有的一次对我的评价。于是初中快毕业时,我便打算随隔壁的阿婆出去当保姆。

    出乎父亲的意料,我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了高中。报到那天我正生病,是母亲送我去的。我一个人病恹恹地坐在陌生的校园里,看从未出过远门办事的妈妈笨手笨脚地为我注册报到,中对父亲有一丝丝的不满。高中三年,一方面交通不便另一方面也觉得回去很隔膜,于是我很少回去,姐姐每次来看我,总要为我带一瓶精肉炒辣椒(我最爱吃的),末了总有一句:“是爸叫我带来的,爸说你在外头可苦了。”于是,在姐姐走后的夜里,父亲瘦削而不苟言笑的脸便浮上脑海,泪盈于睫。

    父亲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过年家里的对联皆出自他的手,平时记账他固守传统用一支秃秃的毛笔细心地一笔一划。每次来信,总要提我的毛笔字练得怎样,希望我能超过他,我总是不耐烦地说:功课忙死了,哪来工夫写毛笔字,何况,现在只要钢笔字写得好便可以了。父亲便改为见面时的唠叨。那时年轻气盛,我便与父亲顶撞起来,每次不欢而散。

    后来我又上了大学。父亲便喜欢往外说,我从小听话,所以从不督促我。

    我知道,所谓的督促是指看我的成绩单的事。言下之意,他教导有方,看着父亲溢于言表的高兴,我咽下抗议。

    我上了大学,弟弟又上了高中,家里经济很紧张,父亲便拼命打工。父亲是木匠,白天做,晚上也加班,身体更消瘦,穿着汗衫,一根根肋骨往外凸。

    但父亲很高兴,常对我们说:“只有我们家,才培养了这么多高材生,你看隔壁家有几个高中生?女孩子初中毕业都很少。阿英爸爸劝我别供你们读,把这些钱存了,楼房旱造好了。可我说,楼房现在不造可以以后造嘛,书现在不念以后就不能念了……”

    一直到现在我都很感激父亲,在当时的农村,女弦子没有书读的事时有发生,父亲这样的人是少见的。

    大学时,一次不小心烫伤了大腿,打了十几针青霉素,医好后我才写信对家里说。听母亲说,父亲差点起来杭州。在家时,父亲其实很少和我说话。在他的三个儿女中,我很清楚,父亲最喜欢大姐,虽然他唯一打过的便是大姐,那也是出于期望太高。

    在我快毕业时,大姐出车祸而死,葬礼上,父亲一言不发扶着棺材,未流一滴泪,却一夜间白了头发。

    从那时起,父亲常用爱惜甚至惶恐的目光看着我和弟弟。

    毕业后,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有一次天刚亮;我还在早读,父亲就赶到学校,我留他吃饭,他嘿嘿笑了几声,匆匆吃了饭就走了,后来回家才知道,他夜里梦见我出了事情,天未亮就转了好几趟车赶去看我。当时我愣住了,一下子悟到:其实父亲一直都很爱我,只是掩在其沉默寡言的外表中。

    而后,弟弟也考上了大学,而我微薄的工资只能负担自己,父亲便办了一个小小的养鸡场,一走近他,就能闻到他身上一股浓浓的鸡屎味。然后,弟弟又替代我挂念于父亲的嘴里了,他瞒着妈妈,天天翻日历,等待用末与节假日,盼望着弟弟回家。

    由于他烟抽得凶,咳嗽越来越厉害,我有时板着脸说几句,父亲笑着说:“改不了啦,都大半辈子了。”看着父亲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我忍不住心酸。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生从未有过辉煌业绩,但在我眼中,他却是一座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夫俭非即吝/而吝必托于俭。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粤西韦广为御史归,贫甚,居荒村。故人按部,广意其必来访,无所得馔 , 自渔于江。故人猝至,驺从既过,广登岸即走,逾后垣入,衣冠肃客曰:“公何汗流渍发?”广曰:“适在近村,闻公至,竭蹶趋迎故耳。”左右窃笑曰:“绝似江中打鱼人。”

    郑余庆极清俭。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众腹已枵 , 余庆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又尝与客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就地取食之。

    节选自冯梦龙《古今笑·公网俭部》)

【注释】①子犹:冯梦龙,明代文学家,著有《古今小说》等。②馔(zhuàn):饮食。

③驺(zōu):掌管车马的人。④枵(xiāo):饥肠辘辘。⑤缘:边缘。⑥舂 爨(chōng cuàn): 舂米做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大青衣

胡玲

    ①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②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团的名角,能听她唱戏,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③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④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她哭,青莲跟着哭;她笑,青莲也笑。

    ⑤戏散,柳月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不走,她悄悄来到后台。

    ⑥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盯柳月如,紧闭双唇不语。柳月如回头,上上下下打量着青莲,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可不管柳月如说什么,青莲就是不说话。最后,柳月如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⑦青莲跟着柳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⑧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少了。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消散。

    ⑨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青莲想也没想,说,我没兴趣!男人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现在还有谁看戏?说着,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青莲小姐,走阳关大道,还是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由你自己决定。说完,男人离开了。

    ⑩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在青莲脑子里回荡,令她坐立难安。她去找柳月如。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柳月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柳月如说,你出了剧团,咱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

    ⑪青莲果然火了,唱歌、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走穴和柳月如。

    ⑫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点了杯咖啡喝起来。青莲去得早,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了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原来她以前是唱戏的啊,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⑬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老板来了。青莲说,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如同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⑭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柳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从梦中惊醒。

    ⑮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⑯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守灵的老太太说,我是月如的表姑,你是青莲吧?青莲一惊,你怎么知道?老太太说,月如说过,你迟早会来的。青莲问,师傅怎么走了?老太太说道: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剧团倒闭后,她大病一场。昨晚,她走了。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说着,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青莲打开,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

    ⑰师傅!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⑱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剧团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青莲。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 心 传 递

谷永建

①天还没亮,老崔已经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他啃了一个馍,又喝了一碗昨晚剩下的玉米粥,吃完一抹嘴,走到院里的三轮摩托车前,他头天晚上装好了一车白菜。他围着车子前后左右检查了一遍,扭头冲老伴说声“走了”,进了驾驶室发动车子。

②老崔是村里的蔬菜种植专业户,今年他家种的白菜长得又大又结实,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大片的白菜窝在地里销不出去。老崔急眼了,只得起五更、爬半夜,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县城的菜市场,连喊带吆喝地售卖。

③菜市场对面有一家叫“客悦来”的饭店,店面不大,但很干净。每天中午,老崔都要来这家饭店吃点饭,顺便歇歇脚。老崔的饭食很简单,一盘醋熘白菜外加两个馒头。

④这天中午,老崔进了饭店,一口馒头一口菜正吃得津津有味,饭店的老板乐呵呵地过来了:“这位大叔,咋老吃醋熘白菜啊,何不换个口味,尝尝其他的菜?”

⑤老崔咂巴咂巴嘴:“俺就是个种菜的,没那么多讲究。”

⑥“您是哪里人? 家里都种什么菜?”

⑦“我是梨花村的,这辈子和白菜有缘,年年只种白菜。”

⑧老板一听老崔是梨花村的,眼睛一亮,“我跟您打听个人,梨花村的崔大志认识不?”老崔一愣:“你找他干啥?”

⑨“我父亲经常跟我提起他。”

⑩“你父亲? 叫什么名字?”

⑪“陈振国。”

⑫一听到这个名字,老崔双眉微蹙,一幕往事顿时浮现在眼前。

⑬那年冬天,老崔去走亲戚,回来的路上,远远地看见公路边上站着一个人,冲着来往的车辆不住地招手,有好几辆车从他的身旁经过,但都没有停下来。 当时天上飘着雪花,刮着大风,天也要黑了,好心的老崔上前一问,才知道这个人叫陈振国,他的汽车开到这里抛锚了,怎么也修不好。人生地不熟,他只好站在公路边上拦车,希望能有人帮忙修下车。老崔问明了情况,二话不说,一个电话就把一个修车亲戚喊来了。汽车修好后,老崔看陈振国又冷又饿,就把他带回了家,当时家里也没啥像样的菜,他就让老伴炒了盘醋熘白菜,还做了一大碗热乎乎的鸡蛋面。

⑭想到这里,老崔掏出身份证,递给饭店老板:“你看我是谁?”

⑮老板低头看了一眼,一下站起来,一把抓住老崔的双手:“崔叔,我终于见到您了!”

⑯“你爸呢? 他好不好?”老崔打听。

⑰“我爸五年前就去世了,他在世时,最难忘的就是在您家吃过的那盘醋熘白菜,他教育我们要像您一样,做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⑱饭店老板告诉老崔,他叫陈小春,因为单位效益不好,去年辞职开了这家饭店,老崔也向小春说了自己卖菜的情况。

⑲陈小春听了,说:“崔叔,您不用再天天来城里卖菜了,有多少我全要了。”

⑳老崔盯着陈小春:“小春,我看你这店面也不大,一下子进这么多的菜,别为了我干赔本的买卖啊。”

㉑小春一笑:“崔叔,您放心吧,大不了我和您一样,天天吃醋熘白菜。”

㉒第二天,陈小春来到老崔家,拉走了满满两大车白菜。当天晚上,老崔和老伴边吃晚饭边看电视,本地电视台播放了一条新闻:“今天,我县居民陈小春将采购的两车新鲜大白菜免费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既解了菜农的燃眉之急,又为老人们送去了爱心和温暖。”老崔听罢,瞬间感慨不已。

(选自《民间文学》,有删改)

【追光·前行】阅读《太阳和蜉蝣》,完成小题。

太阳和蜉蝣

汤汤

一只蜉蝣从水里一点一点钻出来,远远的天边,一个红红的家伙一点一点冒上来。蜉蝣高兴地和他打招呼:“你好,你很神奇呀,你一来,这里就亮了。”

“你好,小蜉蝣。”“你认识我?你是谁呀?”“我是太阳。”“太阳,我好快乐呀,我有一天生命,你和我一样吗?”

太阳没有回答,往上走了走。一个太阳和一只蜉蝣没法说那么多。

蜉蝣扇着细小的翅膀飞呀飞,这里瞅瞅,那里瞧瞧。一切都这么新鲜,一切都这么好看。

“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蜻蜓。”“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狗尾巴草。”

“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蜘蛛。”“我是蜉蝣,你是谁呀?”“我是蒲公英。”……

蜉蝣好快乐。她一抬头,看见太阳比原来高了许多。“你要去哪里呀?”“走到天那边,这样一天就过完了。”太阳说。“我们都有一天生命,我们多么幸运!”蜉蝣说。

太阳不再说话,和一只小蜉蝣能说清楚什么呢。

这时,一只蝌蚪叫住蜉蝣,说:“你可以当我的见证者吗?见证我脱掉尾巴,长出四肢,变成青蛙。”“我很愿意,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我变成青蛙需要两个月,从小青蛙变成大青蛙需要一两年。”“那是多久?”“一个月有很多很多天,一年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天。”

“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变成青蛙了。”

蜉蝣遇见一只野鸭,她正在孵蛋。野鸭说:“我有十颗蛋,每颗蛋里藏着一个孩子,孩子们会从蛋里钻出来,非常非常可爱哦。”“太有趣了,我要在这里等他们出来,我有一天生命呢。”“一天?可等他们钻出来至少还要十天呢。”

“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可爱的孩子们了。”

蜉蝣停在一个花蕾上歇息。“我是一朵非常美丽的花哟,等我开了,你就知道了。”“好呀,我在这里等你开,我有一天的生命呢。”“一天?可我明天才开呀。”“明天是什么?”“今天过去就是明天。你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吗?”

“哦……这样啊……我等不到……你最美丽的样子了。”

蜉蝣好半天不再飞……

太阳走到了她头顶上。“你难过了?”太阳问。“有一点。”蜉蝣说,“如果只有一天生命,你不难过吗?”太阳说:“哦,我活了很久很久,还能活很久很久。”

蜉蝣没有说话,在阳光里飞呀飞,小小的身体那么美。

“太阳,一天之外是怎样的?”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是白天。”“哦,是这样啊。”

ㅤ“春天过去是夏天,夏天过去是秋天,秋天过去是冬天,冬天过去是春天,春天过去是夏天……”

“现在是夏天。”“哦,是这样啊。”

“有晴天,有雨天,有刮风天,有下雪天……今天是晴天。”

“是这样啊,如果……我有很多天就好了。”

蜉蝣发了一会儿呆,又说:“可我有整整一天的生命啊。”太阳想,一天有什么用呢?

小小的蜉蝣从一株草飞到另一株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她发现飞得越高,看见的世界就越大。

“世界有多大?”蜉蝣问太阳。虽然和一只蜉蝣很难讲清楚,太阳还是很认真地和她说:“世界很大,这片洼地以外,有村庄,有城市,有田野,有草原,有森林,有沙漠,有戈壁,有大海,有大河,有高山,有冰川……”

小小的蜉蝣从草尖飞到树梢,从低的树飞到高的树。

“太阳,你在往下走呢。”“是的,走到你看不见我,一天就过去了。”

“哦,我的一天快过去了。”

太阳以为蜉蝣会伤心,正要说几句安慰的话,可她又飞起来了。

“谢谢你告诉我这么多,现在我要飞向你。”

“我很远。”“我不怕远。”

“你飞不到的。”“我想试试。”

“我真的很远。”“飞一点,就会近一点。”

“那么,我等你。”

蜉蝣透明的小翅膀多么闪亮,她一闪一闪,一闪一闪,朝着太阳飞去。太阳为她停住脚步。

飞着飞着,飞着飞着,蜉蝣飞不动了。她收拢翅膀,任小小的身体一点一点飘落。她落向水面的时候,太阳也落了下去。

天黑了。

天又亮了。

太阳照在这片洼地上,

照着一切微小而珍贵的生命。

【活动二:探外国小说之“韵”】阅读下面的外国小说,完成探究

你没有听到狗叫吗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

“伊格纳西奥,你在我背上,告诉我,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啥也没有听到。”

这两个人拉长了的黑色身影在小河沿岸一上一下地移动着,这黑影有时爬上了石块,有时缩小,有时增大。两人只有一个摇摇晃晃的黑影。

月亮像一团火焰,从大地上升起。

“我们该快到这个村庄了,伊格纳西奥。你的耳朵露在外面,仔细地听听有没有狗叫声。你还记得有人对我们说过,托纳亚就在山后面吗?我们从什么时候下山的,你回想一下,伊格纳西奥。”

“我不记得了。”

“我累了。”

“让我下来吧。”

老汉慢慢地朝后退着,一直退到身后的一块大石头边,但他没有放下背在背上的人,而是重新驮了驮。虽说他已感到两腿发软,但还是不想坐下来,因为一坐下来他便驮不起他儿子的身躯了。 他儿子是几小时前在别人的帮助下才驮在他背上的。打那会儿起,他就一路这样背着他。

“你觉得怎样? ”

“不好。”

他儿子的话不多,而且越来越少了。有时他仿佛睡着了。有时他又在浑身颤抖。他知道儿子在什么时候由于他走路摇晃而抖动起来,因为儿子的两只脚像马刺一般悬挂在他臀部的两边,儿子的双手揽着父亲的脖子,这时却像马鞭一样在他脑袋边晃动着。

开始时,儿子曾对他说过:“放下我吧……就将我留在这里吧……你一个人走吧。明天或者等我稍微好一点儿后我会赶上你的。”这几句话他几乎说了有五十遍了。现在他连这几句话也不说了。

月亮正迎面高悬天空,这是一轮呈红色的大月亮。照得他们满眼生辉,使他们在地上的黑影拉得更长,显得更暗。

“我不知该往哪儿走了。”他说。

然而,没有人回应他。

在背上的那个人全身被月光照得透亮,脸色苍白,毫无血色,露出暗淡的反光。

“你听到我刚才说的话了吗,伊格纳西奥?我说我看不清路。”

另一个人仍然沉默着。

他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他时而弯下身子,时而挺直身子,一步一绊地走着。

“不管怎样,我好歹要把你背到托纳亚。到那儿我会找人给你治疗的。我已背了你好几个小时了,我绝对不会将你丢在这里,让人将你害死的。”

他摇晃了一下,往路边跌跌撞撞地走了两三步,又挺直身子。“我一定要背你到托纳亚。” 

月亮几乎变成了蓝色,缓缓升起在清澈的夜空当中。老汉大汗淋漓的脸上洒满了月光。

“我现在做的这一切,才不是为您呢。我全是看在您死去的亲娘分上的。因为您是她儿子,所以我才这么做的。我要是见到您不管,把您丢在那里,或是不把您背起来去找人给您疗伤,就像现在这样,她准会怪我的。是她鼓动我这么做的,不是您,要从头说,您给我带来的净是麻烦、折磨、耻辱。”

他一面说话,一面在出汗,但夜风将他的汗吹干了,在吹干后,又淌出汗来。

“我一定把您背到托纳亚,让人给您治伤。我知道,等到伤一治好,您就又会去干你的歪门邪道。可这就不关我的事了。您只要给我滚得远远的,不再让我知道您的事就行了。只要这样就行了…… 因为您已经不是我儿子了。……你再看看,能看见什么没有“或是能听见什么。你在我背上能做到这一点,我不行,我觉得我耳朵聋啦。”

“我口渴。”

“你忍一下吧!我们快到了。夜深了,村子里的火全熄灭了。你至少应该能听到狗叫声。你仔细听听。”

“我又渴又困。”

“我记得你刚生下来时候的样子。那时候你就这个样子。你老是饿醒,然后就吃,吃了再睡。你妈妈就给你喝水,因为你把她的奶全吃完了。你总吃不饱,而且你脾气可坏了。我从没想到,你越长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大……可事实就是这样。你妈妈现在已经安息了。她就希望你长得壮壮的。她相信等你长大了,你就能当她的支柱。她什么都没有,只有你。”

他感到他背上的这个人两只膝盖不像刚才这样夹紧了,两只脚往下垂着,左右摆动着。他觉得他背着的人的脑袋在晃动,像是在流泪。

村庄已在眼前。月光下,屋顶闪闪发亮。在最后几里路里,他感到他的腰弯得很厉害,儿子的体重都快把他压垮了。当他走到村庄第一座房子时,他斜靠在路边的栏杆上,无力地放下他儿子,浑身上下的骨头架子也好像都散开了。

他费劲地分开他儿子一直抱住他脖子的双手。当他感到如释重负的时候,他听见到处都是狗叫声。“你刚才没有听到狗叫吗?”他说,“你连这点希望也不想给我。”

(屠孟超译,2020年《读者》,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