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打掉苹果“无以伦比”的傲慢》,回答后面问题。
                                                                                    打掉苹果“无以伦比”的傲慢
       ①从根本上说,诚信原则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不管这企业有多大来头,也跳不出这个基本原则。
       ②苹果公司在中国,一直是以励志片面目出现的,乔布斯的传奇恨不得成了创新的楷模。近些日子,这部苹果励志片忽然有演变成烂片的趋势:无视中国消费者、售后服务分三六九等、涉嫌偷税漏税、被抓到错处还死不认账……甚至还好意思自我称许“为消费者提供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
       ③中国有句古话,桔逾淮而为枳。据说,苹果在美国本土以及其他一些国家,还不敢太傲慢,何以跑到中国,就“无与伦比”地耀武扬威了呢?
       ④按理说,中国市场应该是苹果的“金主”才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市场在支撑着苹果的骄人业绩。有报告显示,中国是苹果公司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上一季度,包括零售在内,苹果在中国的销售额达73亿美元;在苹果公司去年12月份的收入增长中,中国占34%,比美国本土还高。那么,西方这枚苹果,对自己东方的衣食父母倨傲的本钱在哪里呢?
       ⑤一方面,或有西方人传统的优越感在作祟:一个发展中的东方古国,咱拿高科技侍候着,您还指望和咱享受同样的售后?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本性也让这枚“苹果”变得疯狂,如果得罪了中国消费者,没有任何风险,还会减少成本,人家何乐而不为呢?
       ⑥还不光是“苹果”,中国的消费者在面对那些西方所谓名企耍大牌时,经常会有一种无力感。仿佛他们进入中国就成了天然的规则制定者,充分享受“店大欺客”的特权。而我们的工人或消费者只能隐忍其轻慢,毫无还手之力。同时,那些曾经被我们推崇的源自西方的市场诚信原则,对消费者的善意,以及顾客受损的巨额赔偿之类广为流传的传奇,换个地方,何以就突然变脸了呢?一些曾经嘲笑中国诚信匮乏的西方大牌,它们自己的“诚信”何以如此不堪一击?
       ⑦关键在于,中国消费者的靠山何在?我们有没有对付苹果之流的利器?
       ⑧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企业,都不是天然的慈善家,都不可能站在道德高地上任人膜拜。要想保护中国消费者应得的权益,唯有加强监管一途,让它们因为“得罪”了消费者而付出高昂的代价,才有可能乖乖就范。
       ⑨这个监管,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法律和政策,二是市场监管机制。现在,我们这方面还有一些漏洞,让苹果明明钻了空子,还敢得意地百般狡辩。狼闯进羊圈,叼了羊、咬了“上帝”还扮无辜 , 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对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监管,亡羊补牢迫在眉睫。
       ⑩当然,从根本上说,诚信原则仍然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不管这企业有多大来头,也跳不出这个基本原则。如果非要挑战中国消费者的爱心和耐心,非要继续无赖下去,再风光的企业、再牛的大牌,也会有盛极而衰的那一天。
      ⑪至于我们,一要扎牢自己的篱笆 , 还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个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1)、像苹果公司一样的一些西方名企能够在中国倨傲耍大牌的原因有哪些?

(2)、写出文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①有报告显示,中国是苹果公司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上一季度,包括零售在内,苹果在中国的销售额达73 亿美元;在苹果公司去年12月份的收入增长中,中国占34%,比美国本土还 高。                               (          )(          )
②狼闯进羊圈,叼了羊、咬了“上帝”还扮无辜。                       (          )

(3)、本文中画线的“励志片”和“篱笆”分别比喻什么?

(4)、通读全文,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类似苹果公司这种耍大牌的现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清明的心弦
                                                                                                           王蒙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的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和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树的骄傲、大树的慰安,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③现在它宁静了,剩下的几片叶子,什么时候落下,什么时候飞去,什么时候化泥,随它们去。也许,它们能在枝头度过整个的冬天,待到来年春季,归来的呢喃的燕子会衔了这经年的枯叶去做巢。而刚出蛋壳的小雏燕呢,它们不会理会枯叶的琐碎,它们只知道春天。
        ④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的。然后,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贪婪的垂钓者。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⑤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了。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休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缩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柴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⑥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展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争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⑦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和它们一起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的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迎接古老的农历的年。二踢脚冲上青天,还有一种花炮叫做滴溜,点起来它就在地上滴溜滴溜地转。
       ⑧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傅雷家书
      1954年1月30日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甜,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①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②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_________。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①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②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③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④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⑥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孩子,请系好鞋带

罗安余

    ①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②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③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④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⑤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

    ⑥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⑦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⑧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⑨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⑩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

    ⑪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

    ⑫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⑬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阅读

含泪的笑声

秦建荣

    ①那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被广州的一家公司招聘。第一次去单位报到时,父亲去送我,他用浑身都响只有铃不响的自行车,骑了二十多里山路,把我的行李箱带到了火车站。

    ②看时间不早了,我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要进站了。”

    ③父亲看着沉重的行李箱说:“不急,还是把你送上火车吧。”

    ④父亲就去买了站台票。

    ⑤排队的时候,父亲把昨天晚上叮咛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听得不耐烦,没心没肺地应着。

    ⑥这时响起了一声汽笛,火车来了。

    ⑦以往这里上车的人并不多,今天却不少,许多人都买了站票,好不容易才挤上火车。父亲提着沉重的行李箱跟着人流往前走,我对父亲说:“你快下车吧。”父亲说:“不急。”

    ⑧他一直把我送到座位,要举起沉重的行李箱往货架上塞。这时哨子响了,父亲赶紧往外跑,可刚跑到门口,车门哐的一声关了。他又向另一个车门跑去,边跑边喊:"我是送人的,让我下车。"可是列车已经启动,最后一个门也关了。

    ⑨这下糟糕了。

    ⑩父亲回到我身边的时候,不停地搓着手,嘴唇嗫嚅着

    ⑪列车越走越快,窗外的大山一座座向后隐去。

    ⑫我埋怨父亲:"让你下车、让你下车,你就是不下,没一点时间观念,现在只有到商南才能下了。"父亲站在我身边,像一个做错了作业的学生。

    ⑬快到商南车站的时候,列车员查票,我准备掏钱给父亲补票,父亲不让我掏,说他自己有。我说你晚上要住店,明天还得坐汽车回去,钱够不够?父亲掏出一卷钱,我看见是十块的。他在我眼前绕了一圈说:“这些钱足够了。”边说边背过身取出一张十元钱补了票,列车员还给他找了两毛。

    ⑭这就是我父亲送我的情景,他把自己也送走了,一直送了二百里以外。

    ⑮后来我们一家人常说起这事,母亲笑他脑子笨,缺根弦儿。妹妹则笑得捂着肚子,差点背过气去。父亲被我们笑得不好意思,就给自己找理由说:"不是我手脚慢,是火车司机弄错了,本来应该停五分钟,他只停了三分钟。"

    ⑯我们为父亲找的这个理由感到更加好笑。

    ⑰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年春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妹妹又讲到了这事,我儿子听了,睁大好奇的眼睛问:“那后来呢?”我说:“当然是坐车回来了,要不咋会坐在这里呢。”儿子又问:“那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回来的?”我没好气地训斥:"真笨。只要有钱,火车和汽车由人选。”儿子不吱声了,母亲却来了一句:“你爸当时只有几毛钱,怎么坐车?”

    ⑱我马上反驳:“父亲当时带着钱啊。”

    ⑲母亲说:"他带啥了?那天他只带了十二块钱,原准备送你回来,给你妹妹买书包的,结果全花啦。”母亲顿了一下又说:“我当时问你爸,你咋不让娃补票呢?”他说:“娃在外花钱的事由多,我将就着就过去了。”

    ⑳这回该我惊讶了,我像孩子一样问父亲:“爸,那晚你没有住店?又是咋回来的?”

    ㉑父亲摇摇头,笑而不语。

    ㉒母亲接着说:“他呀,在商南汽车站门口坐了一夜,被人当吊花子往出赶。第二天在本站帮人下了一车货,才坐货车回来的,浑身脏得就像一头猪。”

    ㉓啊?原来这样!

    ㉔我们再也笑不起来了,我觉得自己的眼里湿漉漉的,平时总爱笑的妹妹眼里也噙着泪花。

    ㉕只有母亲一个人笑着,边笑边给父亲夹着菜说:“那时咱家穷,你爸为了供你们念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他从来没为自己花过一分钱。他那天呀,是饿着肚子回来的,一顿吃了三个黑馍,两碗稀饭。”

    ㉖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哗哗地往下淌。妹妹趴在桌子上啜泣起来。

    ㉗从此,我们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笑话。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1期,有改动)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问题。

向右看齐

徐贵祥

向右看齐就是向我看齐。在我们炮团九连八班,这是硬道理。

我的班长是陈仁进,他身高只有一米六,我比他高出二十厘米还多。如果是站在全连队列里向右看齐,作为班长之后的排头兵,我的脑袋不仅需要向右转四十五度,还得向下倾斜四十五度。这样一来,形象就有点不雅观,好像我在蔑视班长似的。如果不是在队列里,我和班长面对面说话,那情景又有点像首长接见小八路,班长得仰起脑袋看我,祥子很滑稽。

但这个小个子班长很严厉。我们是炮兵,搞专业训练,我传错一道口令,他就会大喊大叫地训斥,甚至跳起脚板骂人。如果我的考核成绩在全连新兵中不进入前三名,他不仅批评我本人,还会在班务会上喋喋不休,让全班都跟着我“连坐”。我觉得他过分了,就把脑袋仰起来,听之任之。他对我这个动作很恼火,说我傲慢。他似乎很介意我的下巴颏,搞队列训练的时候,只要我的下巴颏稍微仰一点,他就会大声训斥,喝令我,“下颚微收,两眼平视!”甚至动手向内扳我的下巴颏。当然,他也不全是一味地训我,他对我说,你虽然有悟性,但是很骄傲。我分辩说我没有骄傲,要不班长你举个我骄傲的例子。他说,看看,这就是骄傲,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就是骄傲。为什么老是昂首挺胸呢,为什么收不住下巴颏呢,你这个样子就是目空一切,不是骄傲也是骄傲。

虽然有些委屈,但班长的良苦用心我还是能够体会到的。而且,我还得感谢他让我当了排头兵。我很看重排头兵这个角色,每当班长下口令向右看齐的时候,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凝聚在我的鼻尖上,就有几分得意和自豪从我心里油然而生,胸膛也就不由自主地挺直了。两腿并拢,双目平视,于是乎仪表堂堂——不谦虚地说,我当新兵的时候军姿还是比较标准的,这不仅得益于班长的严格要求,更得益于他在不知不觉之间激活了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责任感。

当兵后的第十一个月,我调出八班当了一班的班长。一班是连队的基准班,清一色的大个子,齐刷刷的棒小伙。在全连队列里,横队站前排,纵队走内侧,横竖都是显眼的位置。春节过后,我第一次作为班长组织训练,准备在全团会操的时候露一手。但说实在的,队列动作就那几套,无非就是令行禁止整齐划一,似乎不太好出彩。我找老班长陈仁进请教,老班长说,队列动作就像人的脸,动作做好了就是漂亮,但是,光漂亮不行,还得有神。怎么有神呢? 要在“”字上做文章。

老班长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于是我就开始琢磨这个“气”字,要求班里同志喊口令必须喊出肺腑膛音。立正的时候双脚抓地,行进的时候两肋生风,分解动作铿锵有力,齐步跑步头顶热气,拔起正步排山倒海……说多了,练多了,队列面貌果然不一样。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那种感觉绝不仅仅是军人姿态和仪表问题,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打造,是对军人品德和能力的基础构筑。站在这样的队列里,你会感到从头顶,从身边,从脚下,有一股强热的气流灌注于你的骨骼和血液当中,于是就把你的雄心和意志激励到了极致。

不久,团里召开春训动员大会,我们班作为队列示范班参加会操。那天我的感觉非常好,指挥全班

立正,稍息,左转,右转,正步,跑步,一套流水作业下来,干净利索,虎虎生威。我感觉,这次拿第一是没问题了,难免有些得意,这一得意就出了问题。跑步到观摩台前敬礼报告的时候,那几大步我跨得有些气盛,立定的时候没有定住,导致重心不稳,打了个趔趄。为了掩饰摇晃,我赶紧举手敬礼,没想到食指戳到帽檐上,居然把棉帽戳到地上,骨骨碌碌地滚到了团长的脚下。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脑子里一片空白,冲到嘴边的报告词也忘了,手足无措地傻站在那里……结果可想而知,把洋相出大了。

会操回来,中午和晚上两顿饭我都没吃。老班长陈仁进硬把我拉出去谈了一次心,骂我说,男子汉没出息,这么点小挫折就承受不起啦? 我说,窝囊啊,本来不该这样的……老班长说,被失败打倒了你就是草包,扛住了你就是好汉。你文化底子不薄,好戏还在后头。但是要记住,不要翘下巴,一翘下巴就丢分。为什么把帽子戳掉了,就是因为队列汇报太顺利,心里太得意,我看你往主席台跑步的时候,嗬,一脸的神气,步子都有些收不住了。

我说老班长的话我记住了,往后我会经常提醒自己下颚微收。

这年秋天,老班长退伍了,因为军队干部制度改革,他已经失去了提干的机会,而我则在此后不久考进了军校。

多少年过去了,故事已成为往事,老班长的话却像陈年老酒,历久尤香。他当年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下巴颏,或许只是出于队列规范的要求,但这其中却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我感激命运之神在我初涉军旅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好班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假如我们还能聚在一起,在队列里,在向右看齐的时候,也许我再也用不着把脑袋向下倾斜四十五度了。虽然他个头比我矮,但是作为一个老兵,在我的感觉里,他比我高。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向右看齐》,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