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列举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政治篇】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经济篇】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2)上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统一全国货币有什么作用?
(3)上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出现的时期。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4)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思想篇】
教育部就11位全国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5)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

举一反三
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只是少数……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无论是在考试内容上,还是在实施环境上,都有根本的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公平竞争的精神却是相同的。

——摘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二: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和中西交流的密切,人们看到科举考试的狭隘之处,“所举非所用,所用非所举”,认为新式学堂教育才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开启民智的正途。“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也难矣。”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871年日本政府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建立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技术体制,其中小学为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教学内容也增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教育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二战后,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教育经費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有1/3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工程师在人口中的比例居世界之首。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材料四: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有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現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暑,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政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摘自《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