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①培养创精神和创新能力 ②发挥团队精神
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 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材料一: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交流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要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均负有的相同的责任 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律义务
有的奔赴农村,有的深入社区,有的忙着科教兴农、有的认真文化调研……在这个火热的七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同学们正忙碌在基层一线,写就自己的青春成长故事。更让人欣喜的是,该校的社会实践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科技支农帮扶团、教育关爱服务团、美丽河南实践团、节水护水服务团、防汛抗旱宣传团、爱在基层志在维权团……10大类、370多支队伍、近4200名师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组队数和参与人数比去年增加近一倍,再创历史新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繁华都市的一角,有一家“三元饭堂”。自2016年起,每天向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及有需要的人,免费提供午餐和晚餐。饭堂盒饭成本六元,饭堂发起人和热心捐赠人各出三元。免费领了七八年盒饭的流浪汉,拣拾变卖废品,不定期退来鸡蛋;曾来领取盒饭的阿姨,后来成了店里的常年义工。现在,有更多的热心人士为饭堂捐物、捐款,或来这里做义工。它不仅仅是一个提供膳食的地方,更是一个传递爱与希望的平台。
材料二从1999年起,连续26年“顺其自然”累计捐款金额1686万元。无独有偶,嘉兴“金裘练人”十年捐赠1000万元;温州“兰小草”连续15年每年捐款2万元;青岛“微尘”更是已经成为一座城的爱心符号。在全国各地,匿名捐赠逐渐多起来,在“顺其自然”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爱意、善意从四面八方汇聚,化成涓涓暖流,人人参与慈善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