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长成一棵树   
厉勇
①世间有树,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地球,因为有树,变得适宜居住。人类,因为有了树,诗意地栖居才成为可能。我常常觉得,这个世界甚至可以没有人,但不能没有树。
②树,以挺拔的站姿坚守脚下的土地,它的根在地底下匍匐蜿蜒。我想它一定是积聚了树全部的力量。树的根也许密如细发,但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让树得以在坚硬的泥土里进行着生命的运动,从而扎根生长。
③树,以仰望的姿态朝天空发出邀请。枝枝杈杈是树的臂膀,片片绿叶是树的语言。树,站着会生长。过不了几年,便拥有自己的树冠。一团绿色的火焰在大地上燃烧,随着岁月更迭,时光变迁,树不仅没有变老,反而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蓬勃昂扬。大树参天,遮天蔽日,树为脚下的土地撑起一片荫凉,为在树上栖息的鸟、虫子、蚂蚁、松鼠等阻挡风雨。
与树相望,我总觉得树是可以亲近的。树洞里埋藏了人类的秘密,树阴下有人们活动的身影。树的绿色能让我们绝望的眼睛看到希望,至少也能让疲倦的眼睛得以休息。细心的人总能发现,每个季节甚至每一天,树的绿色都不相同。春天是草绿、浅绿,夏天是明亮的绿、浓厚的绿,秋天是深沉的绿。
⑤村口有大树。古老的村庄,因为有了大树的守候,才有了灵气。有它们陪伴的岁月,村子宁静而安详,村子里的生活如桃花源一般神秘而美好。老家村口不仅有参天的香榧树,还有巨大的香樟树、松树,人们从那里远远走过,就能闻到树的香味。松树村头村尾各有一棵,村头的那棵村里人说树冠长得像龙,村尾的那棵却是笔直向上生长。村里人相信,这些大树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的命运也就是村子的命运。
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闻到村口大树的香味。那是家乡的香味。是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希望,这些村口的大树都能站立在村口。只要我们一走近,就像是见到了熟人,分别久了,便会热泪盈眶。村口的大树,人世间的村庄有了你才像个村庄啊!
⑦寺庙有古树。寺庙里的古树散发着佛光,抬起头,所见的是清荫下,信仰的天空。在天台的国清寺,一口古井旁,挺立着沧桑古树。我们一行人经过时,有眼尖的人忍不住惊喜地叫了一声“快看,树上有松鼠。”循着他指的方向,我们果然看到了在树叶间跳动的松鼠,树叶的绿光此刻明亮无比,似乎能划过我们的神经。呵,这松鼠一定是把古树当成了自己的家园、乐园。
⑧而在普陀的普济禅寺,香道两旁都是硕大古老的树。在去西天的半山腰,走进一个小小的岔道,便望见一小片森林。靠近一看,竟然只是一棵树。这是一棵九百多年的古樟。主干生支干,支干生枝丫,密密层层,各事其主。所有的树干斜向天空,广达数亩。有一棵树上还挂着一块牌子:“心迷就会苦,心悟就自在。”
⑨树上有生灵,一棵树就是一个世界。有一年冬天,我从窗口望出去,总能望见菜园里的一棵常绿树。每到下午,就有一群鸟雀狂飞乱舞。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这是一棵鸟树。”鸟儿因为有了树的庇护,甘心情愿做树的花朵。
⑩树,也许比动物还有灵性。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树”的外观形态。

(2)、第④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阅读文章第⑤~⑧段,在下面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一棵树就是一座村庄,一棵树就是         , 一棵树就是       

(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想它一定是积聚了树全部的力量。树的根也许密如细发,但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这让树得以在坚硬的泥土里进行着生命的运动,从而扎根生长。

(5)、作者取题为“长成一棵树”,你是怎样理解的?

举一反三
阅读孔明珠的《婆婆八十》,回答小题。

    婆婆说她自己是苦命人,幼时被父母送给姑母,年少时出嫁,嫁得也不好,靠劳动带大四个儿女,接下来是中年守寡,老年失女,如今一身病痛,孤苦伶仃。

    婆婆说话很生动,像写作的人一样,喜欢夸张,幽默,时而小刻薄。我喜欢听她唠叨过去,不像小姑子老是打断她揭发她“瞎讲有啥讲头”,婆婆年轻的时候一手好厨艺,老来退步很大,可是我也吃她的东西,不像我老公,拔腿就逃。婆婆说和我蛮轧得拢。

    婆婆性格倔犟,万事相信自己。过年过节我接她来家住,才住了三天,我就累得要瘫倒,不光是体力上,她开窗我关窗,她关灯我开灯,主要是心理上太累了,婆婆客气过头,媳妇搭不准脉搏,永远不明白哪句话说错了,哪个动作惹事儿了。

    那就各自在家,打打电话好了。谁知道,隔着电话线,婆婆的气场也是了得。婆婆中年到老年一共做过三台手术,身上缺了很多零件,每去电话,我便紧着头皮听她从头到脚抱怨全身病痛,抱怨应该对她好然而“不敬不孝”的女儿,老太太一五一十,喉咙越来越响,我脸上表情却慢慢放松,心渐渐放下。

    人的寿命有家族遗传,我的父系都不长,叔叔五十八岁中风去世,父亲六十八,只有姑妈迈过七十那道坎。我的母系稍稍好点,外婆七十二,母亲七十六都离开了人世。前不久当我听到说上海的老人平均寿命超过了八十二,大惊失色,就像听到全市人民平均工资的数字时。

    婆婆今年八十了,按我的悲寿观,她已经赚了,当然我决不会说出口,咬着牙,坚决不附和她口口声声就要去“铁板新村”那样的假话。婆婆独居,靠自己往返医院,配药吊针,常常在医生的鼓动下,一轮轮地化验摄片,把买菜的钱扔在医院里。她听电台饮食和营养节目,科学打理三餐。为她请好钟点工,一眨眼就被她解雇。可是两个星期前,婆婆因为便血到医院做肠镜,在直肠上发现了东西,要做第四次大手术了。前三次按序是,子宫肌瘤、肾病和胆结石。

    与15年前肾病开刀时一样,我们对婆婆病情保密,只说是直肠息肉,让她搬进单人房享受老干部待遇,目的也是与喜欢闲聊的病友隔离。开刀前,婆婆满以为住一个星期就可以痊愈回家,仍旧拖地板洗衣服,蒸一碗小黄鱼吃吃。不料这是一台大刀,手术后婆婆被关进重症监护室四天。下午只有一刻钟探视,那天我一进去,婆婆就拉住我大骂,不该告诉我们便血,这点小事被搞那么大,后悔莫及。我心疼得摸着婆婆的额头,夸她与小护士关系搞得那么好,答应要替她写表扬信。

    婆婆一天天好起来了,她真是个明白人,再也没有多问过什么。她很坚强,希望早日拔掉所有的管子,她上进心那么强,懂得预防肠粘连,预防尿不畅,她勉力下床走动,关切自己输的什么液,吃的什么药,小护士拿药来,婆婆询问是“格力其达(音)”?医生查房,婆婆的火眼金睛之下,也只得讪讪退下。八旬老人脑子刹刹清,大家都叹服不已。

    婆婆住的医院离我家很远,我每天下午去接小姑子的班,骑车到830车站,再坐9站过去。那一天出门之前我在网上看见了胶州路高层的大火,那是我每天路过的街角。果然,车子久久不来,半个小时后我跳上车,司机和全车乘客都沉着脸,车子绕道,我还是看见了燃烧中的大楼,窗洞中明火灼灼,我无奈、压抑、愤怒,深感性命之渺小,世事之难料。

    8点过后,婆婆睡着了,我关照护工几句,坐上830回家,手捧着龙应台的《目送》。一路上,街景依旧,霓虹闪烁,车厢里空荡荡的,又要路过胶州路余姚路高层公寓火灾现场了,我的心紧揪着。

    龙应台和我差不多年龄,读她的感叹“曾经相信……后来知道……”同感太多,孩子大了,我们都老了。《目送》中有很多篇幅是陪伴她妈妈的故事,从她的描述我知道她母亲患的是老年痴呆症,但是龙应台一句也没提那个名词。“龙旋风”在亲情面前,变得那样轻柔缠绵,那样茫然与惆怅。我父母去世很多年了,公公也早已不在,婆婆这株“独苗”好像我的精神支柱,朋友们抱怨父母的病痛,我会觉得她们仿佛在炫耀,连忙抬出婆婆,还是有得说。

    明天,后天我都还要去看婆婆,去坐在她床边,读几段报上的新闻,数落几句老公和孩子,再听听她的妙语,笑着认输。(选自新浪博客《明珠JJ的博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躺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 , 请令御史就司检校”。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 , 御史自应纠举;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 , 太为烦碎。”淹默然。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 , 善则从之。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心服,不敢遂非。”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时任尚书右仆射。③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④正:只。⑤稽失:延误,贻误。⑥愆(qiān)违:过失。⑦擿(tì):挑出。⑧疵颣(lèi):缺点,毛病。⑨至公:极为公正。⑩遂非:坚持错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慢慢的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的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他脸上虽然是那么厚的泥,可是那点笑意教大家仿佛看到一个温善白净的脸。

大家似乎全动了心。那个拿着碗酒的中年人,已经把酒喝净,眼珠子通红,而且此刻带着些泪:“来,来二两!”等酒来到,老车夫已坐在靠墙的一把椅子上。他有一点醉意,可是规规矩矩的把酒放在老车夫面前:“我的请,您喝吧!我也四十望外了,不瞒您说,拉包月就是凑合事,一年是一年的事,腿知道!再过二三年,我也得跟您一样!您横是快六十了吧?”

“还小呢,五十五!”老车夫喝了口酒。“天冷,拉不上座儿。我呀,哎,肚子空;就有几个子儿我都喝了酒,好暖和点呀!走在这儿,我可实在撑不住了,想进来取个暖。屋里太热,我又没食,横是晕过去了。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哎!”老者象是乐,又象是哭,向大家点着头。“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的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我去,您坐下!”那个中年的车夫说,“在这儿丢不了车,您自管放心,对过儿就是巡警阁子。”他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把车放在这儿来!”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一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鼻子冻得通红,挂着两条白鼻涕,耳朵上戴着一对破耳帽儿。

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的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的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不拉啦。明儿个要是不这么冷呀,咱们早着点出车。对不对,小马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诚信的味道

杨文勇

①有一次,我坐火车到省城出差。

②当车停在一个小站时,我想透口新鲜空气,便打开车窗,伸出头来呼吸。这时,我看见远处有个小贩推着小车,正在沿着车窗兜售吃食,恰好感觉肚子有点儿饿,于是我便大声唤他过来。

③等他来到我跟前,火车快要开了。着急中,我也顾不上问他都卖些什么,看见小车上摆的是热碗面,就随便要了一份。他麻利地递到我手中,同时报出了价格:“六块钱!”

④准备付钱时,我才发现钱包里除了百元整钞,根本没有别的零钱。此刻,火车已经鸣笛准备启动,小贩的脸上显露出一些焦虑。我虽然翻遍了所有口袋,但还是没有找到零钱。

⑤火车缓缓启动了,小贩把车放在一边,跟着火车小跑起来。情急之下,我只好取出一张百元的整钱,一边递给他一边说:“三天后,我会从这里返回,还是这趟车!”

⑥他收到钱后,便停止了跟随的脚步。那一瞬间,不知道他是否听清楚了我所说的话,但我却分明地看见他黝黑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好像是狡黠的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冲动了。

⑦等我缓过神儿来,才想到当时应该还给他那碗面,而不是给他100元。甚至,还胡思乱想三天之后的情景,如果返程时遇不见他怎么办?或者是遇见了但他不承认怎么办?

⑧坐在对面的小伙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他开口嘲讽我:“大哥,刚才你真大方!”我听后不知该如何作答,便随口问他:“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办?”

⑨他振振有词地跟我讲:“如今这时代,实在人吃不开。如果刚才我是你,根本不会理睬他,因为我不相信他能跑得过火车!”说完,他便是一阵哈哈大笑。邻座的几位乘客也跟着笑了起来。唯独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⑩三天后,差事办结,我又踏上了那趟火车返程。当再次停在小站时,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找钱的事,虽然心里已不抱希望,但还是有点儿期望。

⑪于是,我打开了车窗,然后向车外张望。我惊喜地发现,那个小贩正在沿着站台,挨个车窗往里探望,似乎并不是在兜售他的吃食。

⑫他是不是在找我?想到这里,我便大声向他呼喊:“老乡,你是在找我吧?”我刚喊了一句,就看见他扭头向我这儿望了一下,并径直向我奔来。

⑬很快,他就来到我跟前。这时,我发现他手里攥着一把零钱。还未等我开口,他就把钱递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终于找到你了,这三天我一直在找你,生怕你提前返程错过了。现在好了,你数数,94块钱!”我接过钱时,他黝黑的脸上又现出了一丝笑意 , 与三天前的一模一样,但却找不出一丝狡黠的意味。

⑭在他的话里,我隐约听出,他为找我影响了做生意。于是,我便在刚刚接过的钱里,抽出一张50元的,使劲往他手里塞。他用一句开玩笑的话拒绝了我:“你这是干吗?成心不让我好好做生意呀?”

⑮我见他不愿收下我的钱,只好说:“为了给我找钱,耽误了你的生意,真对不起!”

⑯我刚说完,他就回答了一句让我回味无穷的话:“这是应该的!因为你给过我信任,我理应还你诚信!”

⑰我没想到,这个看似憨厚的小贩,竟然这么会说话。忽然间,我很想吃他的热碗面,于是拿出六块钱,然后对他说:“再给我一份热碗面!”

⑱他愣了一下问:“是想照顾我的生意吧?”

⑲我认真地对他说:“不,我只是想品味一下诚信的味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