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综合性学习。
2014年度热点之一无疑有马航事件了,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材料一】据马来西亚《光明日报》3月13日报道,马航MH370班机失联后,机上239人的安危牵动每个人的心。日前,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与民众,跨越种族与宗教界限,也在吉隆坡闹市的祈福墙的卡片上,写下为该班机乘客的祈祷和祝福语。
据报道,在这些祝福语中,以笔名Ts&Family的祝福语最为揪心。卡片中题道“请你快点回到目的地,天空很蓝,你有我们的祝福,我们会等你回来,相信会有奇迹,所以我们都不要放弃希望。我们爱MH370,请你快点回来!”,让在场民众看了无不心酸,盼望乘客能安全归来,尽早与家人团聚。
报道说,马航MH370失去联系后,世界各地使用各种渠道为MH370班机乘客祈福,希望通过上天的护佑及民众的祝福,能捎来佳音。
【材料二】3月12日上午10时15分,李克强总理参加完政协闭幕会后来到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与前方中国搜救船长通话,了解马航MH370失联客机搜救最新进展情况。李克强要求各有关部门调集一切可能力量,加大搜救密度和力度,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
【材料三】真相与流言赛跑,失望和希望同在——这是马航MH370航班客机失联第六天的写照。
8日凌晨,从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的一架波音777客机与地面失去联系,至今飞机的下落和机上239条生命的安危仍然不得而知。
飞机究竟去了哪里?事故原因到底为何?这些谜团迟迟无法解开,导致大量似是而非的猜测和流言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正确面对所有消息,以免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对此,一名参与MH370客机事件报道的中国记者在微信上说:“信息混乱,信息饥渴,对大家都是挑战。”

(1)、请你为材料一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面对马航MH370失联客机的事故现状,人们是什么态度?

(3)、马航事件发生后,有人对空航安全产生担忧,你如何劝解?

(4)、请你拟写一条祝福语,表达你的哀思。

举一反三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敦煌“活”起来

当我们谈论敦煌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浓缩1650年,跨趋3100公里,正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展出的“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邀观众步入“瀚海沙漠”和“洞窟”中,共赴一场瑰丽恢宏的敦煌艺术盛宴。

公元366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苦行僧乐傅云游敦煌,突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圣地奇景令乐傅顿悟,就此结茅,在大泉河谷凿下莫高第一个洞窟。自此,一个中国文化圣地开启了长达1650多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跌宕命运。

此次展览由敦煌研究院精心挑选200余件敦煌艺术精华,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碰撞,让净土世界“活”起来。

现场构建了3000平米黄沙实景,空运来的逾万株沙地植物点缀其间。步入此境,张骞的勇气,班超的决绝,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的雄才,唐太宗置安西都护与龟兹、焉者、于阗、疏勒四军镇的大略,法显和玄奘度瀚海越葱岭西行求法的九死一生,高仙芝的又无反顾,张议潮的沉勇孤忠……仿佛在时空的叠加中一齐涌来。

展览在“觉色敦煌”主题下,包含“时光”“如是”“世相”“人心”四大展区,从敦煌洞窟的建造历史、宗教内涵、社会文化、生活形态四个角度带领人们领略敦煌之美。壁画、彩塑、经书、洞窟,展品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首次系统展出的敦煌供养人系列与《放妻书》等26部敦煌遗书复制品,令观者驻足。

首次结合高精度复制洞窟与多媒体投影技术的创意展陈形式,打破了以往敦煌壁画静态展览的常规,观者仿佛回到敦煌——走入“时先”,与供养人对话洞窟建造史;感悟“如是”,在壁画彩塑中领悟佛学智慧;品味“世相”,触摸敦煌建筑、服饰、妆容、歌舞;解读“人心”,从敦煌遗书中还原古人的世俗生活和细节片段。

莫高窟最大的壁画——《五台山图》,高达3米,长达13米的巨幅画卷“活”了起来。徜徉于1:1高精度仿制的敦煌洞窟中,可以近距离细品精美绝伦的石窟壁画,更可以走出窟外欣赏斑斓多彩的沉浸式投影。

“我们只是展开这一幅画卷,让你看见敦煌。”在策展人涂宇庆眼中,看见敦煌,也就看见了中国,看见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敦煌必将再次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重要枢纽,重现昔日荣光。

(选自2019年5月12日《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颜维琦系该报记者)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