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冬天的橡树
①冬天里一个清新的早晨,年轻的安娜老师正在上课:“名词是一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类……”
②“我可以进来吗?”一个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脚穿一双旧毡靴,靴子前端沾满了泥,睫毛上挂满了白霜,圆圆的小脸蛋被风吹得红扑扑,似裂开一般。
③ “又迟到了,莎乌斯基。”安娜的声调带点儿哀伤,莎乌斯基赶紧溜到座位上。都清楚了吗?……很好,那么给我举几个例子。”安娜问。“猫。”有人结结巴巴地开了头。得到肯定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窗户、桌子、牛肉……突然,像是刚从睡梦中惊醒,莎乌斯基猛地站了起来,急切地嚷道:“冬天的橡树。”他的话脱口而出,象是有个深藏在心底的秘密,非要倾吐出来与大家共享不可。“坐下,莎乌斯基。这就是迟到的后果。橡树才是名词……”
④下课后安娜对莎乌斯基说道。“你为何总是迟到? 从你家到学校走公路不过半小时啊!”“可我从不走公路,我常抄森林里的一条近道。”“这样可不太好,莎乌斯基,我不得不找你母亲谈谈。她三点钟上班,两点钟上完课我们就一起去吧!”莎乌斯基搓着指缝间的泥巴。
⑤放学了,莎乌斯基领着安娜沿着学校后边的小路走进了森林。森林里一片白,只有高大婆娑的白桦树的树梢在高处幽然发黑,纤细的枝条伸展在蓝天中。“是一头驯鹿过去了!”看到安娜对地上的足迹感兴趣,莎乌斯基说,像是在说一位善良的熟人,“不过,您别怕,驯鹿是很温顺的。”森林不断地延伸着,好像这些树、雪堆和寂静没有尽头。突然,树木们似乎都毕恭毕敬地让开了。在一片开阔、洒满阳光的林间空地中央,耸立着一棵高大粗壮的橡树,绽开的树皮上堆满白雪,使粗大的树干乍看上去象是灌注了白银。“冬天的橡树”,安娜惊叹不已。她走近橡树,在闪闪发光的树干下停住了。莎乌斯基没有觉察到老师激荡的心情,在树根旁忙忙碌碌。“快过来看呀!老师。”他大喊,他扒开一团沾着泥土的积雪和紧贴下面的枯草。那里躺着一只僵硬的褐色青蛙。“它在装死。只要太阳把它晒暖一点,它马上就会跳走。”莎乌斯基领着安娜在他熟知的小天地里漫游。橡树脚下栖息着许多住户:刺猬、甲壳虫、蜥蜴、瓢虫……安娜越看越入迷。
⑥“呀!妈妈上班去了!”莎乌斯基焦急地说。安娜一看表,三点一刻。她低头对莎乌斯基说道:“没什么,莎乌斯基,这只能证明捷径并不是一条最理想的路,从现在起,你还得沿公路去学校。”莎乌斯基一声不吭。
⑦天哪!安娜痛苦地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她想起了课堂的情形,她的讲解是多么苍白枯燥,而语言本身是鲜活美妙的,如同丰富的生活。
⑧“莎乌斯基,谢谢你带我散步,不过你也可以走这条路。”“谢谢您,老师。”莎乌斯基脸红了,他想对安娜保证今后决不再迟到,但又怕自己食言。停了一会儿,他真诚地说,“老师,我送您……”“不用了。我自己能找着路。”安娜说,莎乌斯基从地上拾起一根小棍子,递给安娜,“要是驯鹿过来,您就抽它的背,它就会跑掉的,最好只是晃一晃,要不然它受了委屈会离开森林的。”
⑨离去不远,安娜回望了橡树一眼,落日在树上洒一抹余辉,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树干下。现在安娜明白了,森林中最让人惊讶的并非冬天的橡树,而是一个脚穿旧毡靴,身着补丁衣的孩子。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篇文章运用了伏笔的表现手法,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的分析。

(3)、文章结尾安娜明白了“森林中最让人惊讶的并非冬天的橡树,而是一个脚穿旧毡靴,身着补丁衣的孩子。”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个“身着补丁衣的孩子”为什么是“最让人惊讶的”?

(4)、安娜未能完成到莎乌斯基的家访,有人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家访,也有人认为是一次成功的家访,你是怎样认为的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感悟谈谈。(字数100字左右)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回答1-4题。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 , 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感恩

凸凹

      ①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他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②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期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③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④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的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⑤“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梯,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⑥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⑦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⑧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吧。”

      ⑨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的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A.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⑩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⑪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⑫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楼,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⑬“是,是,自然是哩。”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⑭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B.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意摘取。

      ⑮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群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的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贫民窑里的百万富翁

    平安里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当年是棉布同业工会的人集资建造的,所以住在这里的十二户人家全都是棉布店或者小棉纺厂老板的后代。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些人下岗的下岗,失业的失业,混得都不大如意,房子年久失修,也没有能力翻修,平安里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贫民窟,而其中最为穷困潦倒的要算是谢恒涛家了。谢恒涛下岗后由于身体不好,一直都没找到重新上岗的机会,全家就靠老婆的一点儿工资过活,因而被定为低保户,享受着政府发放的低保金。

    去年,平安里被划定为城市历史建筑,政府出钱修缮了一番,平安里的小楼顿时身价百倍,据说每幢楼都价值百万以上。这一来,谢恒涛他们全都成了“百万富翁”,虽然这房子是他们唯一的住房,即使再值钱也丝毫不能改变他们拮据的现状,但还是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底气,他们走路时脊梁都挺直了许多。

    谢恒涛平常喜欢到街心公园去看别人下棋,这里下棋都是“带彩”的,他可没那个闲钱,所以也就是看看热闹罢了。这天,他又去看人下棋,一时没忍住,在一旁指指 点点的。人家不乐意了,斜着眼对他说:“你有本事,坐下来杀一盘如何?”

    谢恒涛毫不示弱地说:“杀一盘就杀一盘,我有百万家产,还怕下不起一盘棋?”说着就要坐下去。对方却说:“且慢,话先说在前面,今天这棋可是五十元一盘的彩头。”

    这一来,谢恒涛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了。正在进退不得之际,恰好有个社区的工作人员经过,对他喊道:“谢恒涛,你家这个月的低保金下来了,赶紧带印章到社区来拿一下。”

    谢恒涛顿时羞得面红耳赤。回到家后,他越想越觉得无地自容,于是跑到社区居委会说:“我有百万家产,怎么能算低保户?我申请撤销我的低保资格。”

    谢恒涛的老婆知道这件事后,和他大吵了起来。吵闹声惊动了对门的严益文老师。严老师了解了谢家的情况后,觉得应该帮助他们,就出面邀齐十二户人家开了个会。出乎意料的是,大家竟然都支持谢恒涛退出低保,认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平安里十二户“百万富翁”的共同尊严。大家群策群力,帮谢恒涛找了一个晚上看门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却很轻松,谢恒涛完全能够胜任。

    不久后,南方发水灾,社区号召大家向灾区捐款。谢恒涛由于白天不上班,就代表平安里去参加了动员大会。平安里多数人都比较困难,社区干部就好心地说:“平安里的就不要捐款了。”

    谁知,谢恒涛猛地站了起来:“不行,人家捐多少,我们也捐多少。”可是他没想到,这次捐款大家都很慷慨,多的捐了上万元,最少的也有一千元,谢恒涛话已说了出去,只得硬着头皮代表十二户人家每户都捐了一 千元。回来后他把情况向大家一说,大家又都表示支持,说道:“我们平安里既然都是‘百万富翁’,就不能让人瞧扁了。”

    但志气归志气,事实上多数人家都是量入为出的,一下子要拿出一千元钱来还真不那么容易,最后好不容易才凑了一万块钱。这时,严老师插嘴道:“我的条件稍微好一点儿,应该多捐些。这两千元钱就由我补上吧。”

    大家都说:“严老师,你的收入是比我们高,但你们家还有个大问题没解决,怎么能要你多出钱呢?”

    严老师说:“大家都别说了,我也是为了我们平安里共同的尊严。”

    其实大家所说的大问题,是指他的儿子严弘。严弘毕业后找工作一直四处碰壁,最近两年,他索性连工作都不找了,天天把自己关在家里。

    儿子的事成了严老师的一块心病,但他还是拿出钱来凑齐了捐款。当谢恒涛把这笔钱拿到社区去时,他的脊梁挺得笔直,脸上写满了骄傲,好像他们真的都是乐善好施的百万富翁。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没过多久,谢恒涛的女儿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医疗费需要三四十万元。在这种情况下,谢恒涛只得忍痛决定卖房子。消息传出后,平安里的住户们又聚集到严老师家里。大家都觉得他们这十二户“百万富翁”是一个光荣的整体,如果谢恒涛把房子卖了,这个整体就有了残缺,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捍卫这个整体,保持“百万富翁”的尊严。可是话说说容易,需要的 毕竟是三四十万元啊,而不是三四万元。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最终决定:“明天把房产证拿去医院,证明我们都是‘百万富翁’,让医院先放心治病,钱我们一定会交。”

    等他们都走后,一直站在角落里的严弘对严益文说:“爸,明天你们去医院,如果事情不顺利,千万别走掉,一定要等我到。”

    第二天,平安里十二户人家的户主都向单位请了半天假,穿上最好的衣服,拿上价值百万的房产证,隆重地来到了医院,但医院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严弘赶到了,还带来了四十万元。

    严益文不相信地说:“弘儿,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严弘说:“昨晚听叔叔伯伯们讨论,我发现大家把集体荣誉看得这么重,虽贫穷却不失志气,我觉得我也应该为大家做点儿什么了。”原来,严弘找工作时发现,没有一个单位能实现他的抱负,于是决定自己创业。这两年他埋头钻研,搞出了两项发明,并且都申请了专利。 他本来打算时机成熟时,自己将专利投入生产。现在为了给谢恒涛的女儿交医药费,他决定先卖了它们再说。

    了解到严弘的这番苦心,大家欷歔不已。谢恒涛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说:“弘儿,既然你需要创业资金,我就用我的房子去银行抵押,从银行贷款给你如何?”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都纷纷表示赞成。

    严弘听了,赶紧说:“创业是有风险的,如果失败了,我岂不是连累大家都当不成‘百万富翁’了?”

    谢恒涛说:“我们信得过你。我们把钱投给你,说不定几年以后,我们都成了真正的百万富翁了呢。”屋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而爽朗的笑声。

古往今来,人们对英雄的歌颂与膜拜从未停止。文学与艺术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小圳从网上下载了三份有关英雄的材料,请你仔细阅读,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人没有情怀,武将没有精神,科学家没有国家信仰,哪里还有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家国情怀,是国家民族屹立不败的精神皈依,它具有“四位一体”性——认同、归属、责任和使命相融共生。歌曲《国家》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言简意赅地诠释出国与家的关系。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古以来便以诗歌形式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国人内心深处。舍身为国从古有,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心念祖国。神游诗词间,胸怀社稷情。

唐代边塞诗,将家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戴叔伦《塞上曲二首》:“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愿将此身报效国家,又何须活着回来呢?这真是视死如归的泣血之语。

宋代更有保家卫国的凌云壮志,显示了无数仁人志士慷慨悲壮的英雄品格。南宋岳飞耳熟能详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在国家危亡之际,岳飞不计个人荣辱,力挽狂澜,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的象征。

元明清三代,表达家国情怀的诗歌更不乏名篇。戚继光“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将一腔热血,尽化繁霜,愿染河山灿烂。明末,李自成、清军相继入京,年仅14岁的夏完淳随父起兵反清。夏完淳家国情怀的吐露,最感人的是《狱中上母书》。信札中对家中“哀哀八口,何以为生”的牵恋和“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的国家忠贞,令人动容。清代诗人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剖白救国心迹。辛亥先烈徐锡麟的《出塞》:“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他勇敢地喊出,爱国的热血好男儿,只知在战场上为国捐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振兴中华”“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对未来中国的殷殷期许和心间图景。家国情怀,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内心里深深爱着自己的家庭、国家和人民,希望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面对国家召唤敢于奉献自己的所有。

(付秀宏 《 人民周刊·诗歌中的家国情怀 》(2021年第1期 有删节)

材料二:

在全国各地电影院开始营业后,万众期待的战争电影《八佰》于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影片以国民革命军524团以及沿途收拢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视角讲述了“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影片上映至今,观看过电影的观众无不为“八百壮士”英勇的战斗事迹,豪壮的爱国气节所振奋,小编在观影过程中也是数度流下热泪,被壮士们无畏的爱国精神感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更不能忘记英雄!可以说,我们现在享受到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英雄的无私奉献和舍身忘我,而他们的精神更是感召更多英雄的出现,是激励一个国家和民族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然而,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一些无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毫无底线,打着言论自由、还原历史的旗号,对革命先烈进行恶搞、调侃、甚至侮辱。

(节选自《鄂温克检察报》 2020/9/12,有删节)

材料三:

钟南山这个名字,曾和“非典”连在一起。那一年,他担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组长,一下被推上“非典”战场的最前沿。当时,官方将“非典”病原确定为衣原体,称“非典”已经得到控制,是他站出来揭开真相:“衣原体很容易治疗,我试过治疗了,根本没有用。病情还在扩展,连医护人员都被感染了,怎么能说是控制了?”两 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引起“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的变种。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又是他,首先披露十几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病毒存在人传人的现象。

“人最可贵的是讲心里话,心里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拿出来批判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启发大家思考就达到目的了,”钟南山一生铿锵刚直,不相信盲目的传言,不屈从所谓权威,只相信实践和时间检验过的真理。这样一个刚的猛士,心底却藏着极致的温柔。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节选自微信公众号“斜杠先生”,有删节)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幸福的红绢花

蒋静波

①这一天,奶奶的三位同事来到我家,厂长伯伯和两位叔叔拉来一辆手推车。他们将车上的被子、小油炉、碗盆等许多东西搬进了我家。家里热闹极了。

②奶奶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像芙蓉花那么大,像太阳那么红。大红花映得奶奶的脸红通通的。我上前摸了摸那朵花。

③厂长伯伯问:“阿波,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④我愣了一下,盯着奶奶胸前戴着的红花,环顾四周,恍然大悟地说:“奶奶要当新娘子了。”

⑤“哈哈哈……”整间屋子爆发出阵阵笑声,就连地面上的石板也嗒嗒嗒地响了起来。

⑥奶奶瞪了我一眼,佯装生气:“小孩子,别乱讲。”

⑦厂长伯伯竖起大拇指,说:“阿波真聪明。你奶奶为厂子奉献了一辈子,今天开始就是个光荣的退休工人了,她这是和幸福结婚呢。”

⑧“就是嘛,”我说,“结婚是好事情。”但我没听清奶奶和谁结婚。

⑨大家都笑了。

⑩客人走后,奶奶摘下大红花,放在掌心,左看看,笑笑;右看看,笑笑,好像总也看不够、笑不够似的。我也凑近看,重重叠叠的花瓣外,有三片绿叶,下面有一块红绢条,写着四个金色的字。

⑪“原来是一朵假花。”

⑫“是绢花,不会谢呢。”奶奶用手绢包起绢花,“只准看,不准拿。”

⑬晚上,爹爹坐在奶奶的床边聊天,聊着聊着,奶奶说了一句“苦竹根头出苦笋”,爹爹马上打断她:“妈,这句话以后不提了,好吗?你注意一下就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你。”

⑭“苦竹根头出苦笋。”这是奶奶最常说的一句话,奶奶幼年没了爹娘,青年没了丈夫,辛辛苦苦在工厂做工养活全家,供爹爹,姑妈读书,奶奶总认为自己苦海无边,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谈论什么,总会插上这么一句,就像吃饭时挂在嘴边的一粒饭。冬天,奶奶双手皲裂,渗出鲜血,奶奶会说:“苦竹根头出苦笋——冬天干活干的。”家里屋暗,雨天漏水,晴天不见阳光,奶奶会说:“苦竹根头出苦笋——能活下来已经很不错了,哪有钱盖房、买房啊?”姑妈生病了,奶奶会说:“苦竹根头出苦笋——身子弱,小时候饿出来的。”

⑮屋子里静了下来。桌上那只座钟嘀嗒嘀嗒响着。

⑯我钻进奶奶的被窝,紧张地盯着奶奶,有点儿害怕。奶奶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她说什么,一定就是什么,从来不允许别人与她唱反调。平常,即使是爹爹也不敢与她顶嘴。

⑰过了一会儿,奶奶将红绢花别在蚊帐上。瞬间,那顶泛黄的蚊帐,连同老屋,一下子被照亮了。

⑱奶奶轻轻地说:“几十年了,都说习惯了,以后慢慢改吧。”

⑲爹爹愣住了,看看奶奶,又看看那朵红绢花,好像不相信奶奶会说出这句话似的。我暗暗松了一口气。红绢花真神奇呢!

⑳第二天,奶奶将桌子搬到门外的弄堂里,将手绢摊开,露出整朵绢花。奶奶坐在桌边拣菜,豆子的妈妈问奶奶:“咦,你怎么不去厂里上班?”

㉑奶奶指着绢花,笑了笑。豆子的妈妈过来,念红绢条上的字:“光——荣——退——休!阿婶,好福气呀!”“什么好福气?苦竹……”

㉒福气,是村里人很看重的事,也是奶奶最忌讳的事。谁家办喜事,会请公认的有福气的女人缝被子,意思是让新人也沾一点儿福气。就连办丧事缝白帽子,人们也挑有福气的女人,每逢这个时候,奶奶总会躲在家里长吁短叹:“苦竹根头出苦笋——”谁都知道奶奶是孤儿,是寡妇。

㉓“退休工人不用上班也有工资拿,你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豆子的妈妈说。

㉔更多的邻居围了过来。现在,人们都知道奶奶光荣退休了。豆子的妈妈说:“阿婶,你得请客给我们买糖吃,让我们也沾一沾你的好福气!”

㉕奶奶看着红绢花,笑了起来。她随即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交给豆子的妈妈,说:“那。就去买点儿糖吧。”

㉖豆子的妈妈接过钱,飞快地往商店方向跑去。

㉗人越围越多。

㉘不一会儿,豆子的妈妈拎了一大袋大白兔奶糖,被人们抢了过去,就像人家结婚抢喜糖那样。奶奶笑着说:“吃吧,吃吧。”

㉙一位婆婆突然从人群中挤进来,走到奶奶跟前说:“阿嫂,什么时候有空,帮我女儿链喜被好吗?”

㉚奶奶一愣,马上说:“好,这就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