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推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资料信息)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2SO4 |
常温下溶液的pH |
7 |
13 |
11 |
7 |
(探究过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取适量废液M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变红色 |
有同学认为废液M中一定含有NaOH。 请你对该结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blank#}1{#/blank#}。 |
步骤二:重新取适量废液M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废液M中一定含有{#blank#}2{#/blank#}。判断依据是{#blank#}3{#/blank#}(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步骤三:再重新取适量废液M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过量的{#blank#}4{#/blank#}溶液,静置。 |
有白色沉淀 |
由步骤三、步骤四可知:废液M中一定有{#blank#}5{#/blank#}。 |
步骤四:取步骤三中的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的{#blank#}6{#/blank#}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实验反思)步骤三中滴加的溶液一定要过量的原因是{#blank#}7{#/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