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测定某种补钙剂中的含钙量。
【查得资料】
①该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且不含钙元素。
②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会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Ba(OH)2+CO2 = BaCO3↓+H2O]
【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B装置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而求出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碳酸钙属于( 填“酸”、“碱”或“盐”)。
【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取12g该补钙剂样品进行实验。
(2)观察到:A装置中 , 固体逐渐溶解;B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束后过滤并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
(3)从A装置中导出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含有氯化氢。请写出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改进实验装置的措施:在A、B装置之间增加洗气装置,以除去氯化氢气体。
(4)经改进后,实验。
(5)C装置的作用是。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⑴无水乙醇(CH3CH2OH)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一种初中阶段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⑵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⑶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后会变成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
猜想二:CH4
猜想三:H2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blank#}1{#/blank#}。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 | 猜想三成立 |
乙组同学认为只完成上述实验,猜想二也可能成立。理由是{#blank#}2{#/blank#}。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验证: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燃烧产物依次通入A、B装置(如图2),测得两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如表。
A装置 | B装置 | |
实验前 | 257.6g | 144.2g |
实验后 | 257.8g | 144.2g |
乙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证明猜想{#blank#}3{#/blank#}成立。
(得出结论)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4{#/blank#}。
(实验反思)甲组同学受到乙组同学的启发,认为只需要增加一个实验:再在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就能使本组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blank#}5{#/blank#}(填“合理”或“不合理”)。
(拓展延伸)要确认该实验过程中所用的乙醇是无水乙醇的实验方法是{#blank#}6{#/blank#}。
(1)图甲加热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为了提高加热温度,小组同学用如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你认为提高加热温度的方法还有{#blank#}2{#/blank#}(答一种即可)。
(2)小组同学观察生成的红色固体,发现不同组的实验颜色有差异;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红色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纯净的Cu2O为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能与酸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红色固体是:I.Cu II. Cu2O III.{#blank#}3{#/blank#}。
[进行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实验后的红色固体2. 16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 {#blank#}4{#/blank#} | 红色固体定有Cu2O |
[解释与结论]小组内有同学认为猜想II正确,但同学们经过分析后认为这个结论不准确,因为无论红色固体中是否有铜,实验现象都一样,所以猜想II和III都有可能正确。
[反思与评价]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blank#}5{#/blank#},若用a表示该数据,则a的取值范围为{#blank#}6{#/blank#},可以得出猜想III正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