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皖豫联盟体”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逋,开封人。大观初,为梓州爷转运司判官。政和五年,晏州夷酋卜漏反,陷梅岭堡。逋行部昌州,闻之,倍道趣泸州。已而乐共城监押潘虎诱杀罗始党族首领五十人,其族蛮愤怒,合漏等复攻乐共城。逋并劾之,诏斩虎。逋阴有专讨意兵端益大矣诏以逋为泸南招讨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诸落相继而克因其积谷食士卒漏据轮缚大囤,俯瞰官军。矢石所中皆靡碎,通军不能进。间从巡检种友直、田祐恭按视,其旁山崖壁特峭绝,贼恃之无守备。通欲袭取,命友直、祐恭军其下,而身当贼冲,番军迭攻之。未旦,鼓而进,迨夕则止,贼并力拒战,不得息。山多生猱,逋遣土丁捕之。束麻作炬,灌以膏蜡,缚于猱背。暮夜,复遣土丁负绳梯登崖颠,乃缒梯引下,人人衔枚,挈揉蚁附而上。比鸡鸣,友直、祐恭与其众悉登。及贼栅,出火然炬,猱热狂跳,贼庐舍皆茅竹,火辄发。官军鼓噪破栅,逋望见火,麾军蹑云梯攻其前。两军相应,贼扰乱,不复能抗,俘斩数千人。卜漏突围走,追获之。加遒龙图阁直学士。逋以疾不许。涞水人董才得罪亡命,聚众为贼,攻败城邑,辽人不能制。中山帅府阴与才通,诱使来归,才寻为辽所破,遂上书请取全燕 以自效。王黼、童贯大喜,将许之,逋言不可。客或以沮朝廷密谋止逋,逋曰:“隙苟一开,吾境得无事乎?” 疏奏,上然之。遒徙熙州,诸蕃闻逋至,相贺曰:“吾父来,朝廷真欲无事矣!”争出锄耨,牛价为顿高。时议更陕西大铁钱,价与铜钱轻重等。逋上言曰:“铜重铁轻,自然之理,今反其理,民谁信之?以人夺天,虽厉其禁,终不可行也。”居数月,以疾乞致仕,命提举嵩山祠禄宫。起知中山、顺昌、应昌府。金人举兵,召逋赴阙,寻卒。

(书选自《宋史•赵適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逋阴有专讨意/兵端益大矣/诏以逋为泸南招讨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诸落相继而克/因其积谷食士卒/ B、逋阴有专讨/意兵端益大矣/诏以逋为泸南招讨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诸落相继而克/因其积谷食士卒/ C、逋阴有专讨意/兵端益大矣/诏以逋为泸南招讨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诸落相继而克/因其积谷食士卒 D、逋阴有专讨/意兵端益大矣/诏以逋为泸南招讨使/思蛾州近而固/逋遣王育先破之/村囤诸落相继而克/因其积谷/食士卒
(2)、下列对相关词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是宋代的最高行政区划名,仿唐代道制而置,相当于明清的省。 B、衔枚,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兵士横衔像筷子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C、学士,最早指在学校读书的人,后来指官学教师或主管学务、礼仪、祭祀的官员。 D、宋设不理政事而予俸禄的祠禄官,因故自请充任祠禄官,以处财散之地称诸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逋积极任事,政治敏感性强。卜漏作乱,他听说后就赶注护洲应对此事;潘虎诱杀罗始党族首领,引发更大动乱,他上奏弹劾,朝廷下诏斩杀潘虎。 B、赵逋足智多谋,用火攻破顽敌,讨伐漏时,敌寨易守难攻,他派部下正面进攻,牵制住敌人,又派人乘夜色在另一面登患。火政偷袭,终大获全胜。 C、赵逋反对滋事,深受欢迎。他调任熙州,各蕃部听说他要来,就相互祝贺,认为赵遒的到来,意味着朝廷想让天下平安无事了,就争着去耕作。 D、赵逋身为高官,充分体察民情。当时朝廷议论更换陕西大铁钱,大铁钱价值和铜钱等同,赵通认为这不合道理,如果这样做,会引起百姓的不信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旦,鼓而进,迨夕则止,贼并力拒战,不得息。

②客或以沮朝廷密谋止逋,逋曰:“隙苟一开,吾境得无事乎?”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 , 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傅喜字稚游,河内温人也。少好学问,有志行。哀帝立为太子,成帝选喜为太子庶子。哀帝初即位,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是时,王莽为大司马,乞骸骨,避帝外家。上既听莽退,众庶归望于喜。喜从弟孔乡侯晏亲与喜等,而女为皇后。喜执谦②称疾。傅太后始与政事,喜数谏之,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辅政。上于是用左将军师丹代王莽为大司马,赐喜黄金百斤、上将军印绶,以光禄大夫养病。

    大司空何武、尚书令唐林皆上书言:“喜行义修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之卫。百万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上亦自重之。明年正月,乃徙师丹为大司空,而拜喜为大司马,封高武侯。

    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共执正议。傅太后大怒,上不得已,先免师丹以感动喜,喜终不顺。后数月,遂策免喜曰:“君辅政出入三年未有昭然匡朕不逮而本朝大臣遂其奸心咎由君焉其上大司马印绶,就第。”傅太后又自诏丞相、御史曰:“高武侯喜无功而封,内怀不忠,附下罔上,与故大司空丹同心背畔,放命圮族,亏损德化。罪恶虽在赦前,不宜奉朝请①,其遣就国。”后又欲夺喜侯,上亦不听。

    哀帝崩,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免傅氏官爵归故郡,晏将妻子徙合浦。莽白太后下诏曰:“高武侯喜姿性端悫②,论议忠直。虽与故定陶太后有属,终不顺指从邪,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传不云乎?‘岁寒然后知松伯之后凋也’。其还喜长安,以故高安侯莫府赐喜,位特进,奉朝请。”喜虽外见褒赏,孤立忧惧,后复遣就国,以寿终。莽赐曰贞侯。

(选自《汉书》,有删节)

【注释】①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②端悫(què):正直诚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遏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进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 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