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 ,这就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举一反三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见证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因顽固派提出火车“烟伤禾稼,震动陵寝”,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顺舆情”……而不得不缩短铁路,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并由骡马牵引车辆。

——摘编自郝瀛《中国铁路建设》

材料二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写于1917—1919年)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材料三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四十年来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四十年来,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高铁运营里程从零到世界第一。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摘自郑长毅《改革开放40年,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的主要斗争对象是谁?提出了什么口号?“神助拳,义和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反映了义和团怎样的局限性?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开始艰难地近代化的探索。……在办洋务的封建官僚们主持下,中国开始有了一批官办的企业。这些企业因为是使用新式机器,雇佣了大量工人,大体上按照西方的机器工厂的组织形式来进行生产,但这些企业中很大部分是军事工业,它们的产品供应给国家和军队,并不作为商品而出售,更不投放到市场上去。这些企业不但为封建官僚所控制,而且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有很大的依赖性。……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所学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推动作用。

材料三: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康:四夷交迫,分割洊至(相继而至),覆亡无日。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

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改自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

(3)据材料三,康有为认为“变事”与“变法”之间有怎样的本质区别?

材料四: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四,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