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遂宁市市城区初中2021届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试卷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

材料二:

时间

5月大事记

4日

北京大学等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军警镇压

8日

总统要求审判学生,整顿学风

9日

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10日

32名学生受审

14日

政府命令武力镇压学生活动

19日

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开始罢课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材料四: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

(1)、材料一中哪一句口号最能完整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中学生斗争的两种主要方式。
(3)、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材料三中“起点”指什么?
(4)、作为青年学生,你觉得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举一反三
祖国的变化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祖国的变化,将永远成为我们中华儿女记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八(1)班同学以“近代中国的变化”为主题,请你参与讨论。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政治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阶级力量的变化】

材料四: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