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
大道之行(A),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大之行也》)
【乙】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 饥寒切身③ , 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④ , 轻徭薄赋,选用廉吏⑤。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⑥ , 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注释】①上:唐太宗。②哂:shěn讥笑③饥寒切身:饥寒交集。④去奢省费:杜绝奢侈浪费。⑤廉史:廉洁的官史。⑥海内升平: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