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一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小明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生石灰、铁粉;作用:防潮、防氧化”等字样。
(1)、他想了袋内解粉末是否已失效,取少量粉末在水中充分溶解,滴入无色酚酞发现不变色。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常温下铁在空气中不能反应生成Fe3O4和FeO,于是对粉末成分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CaCO3和Fe;

猜想二:可能是CaCO3和Fe2O3

猜想三:可能是

(2)、(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与分析)

①向A装置中加入稀盐酸,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样品中含有CaCO3

②若粉末中含有Fe,装置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评价与反思)

上述实验中,如果将E装置去掉,是否还能验证粉末中含有Fe,请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K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blank#}1{#/blank#}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K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K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K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blank#}2{#/blank#}7(填“小于”或“小于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K2SO4;(2)K2SO4和{#blank#}3{#/blank#}(填化学式).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有{#blank#}4{#/blank#}产生

猜想(2)成立

方案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K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blank#}5{#/blank#}.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blank#}6{#/blank#}(填字母).

A.BaCl2溶液        B.Cu        C.Fe2O3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