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植物塑料的兴起 
      ①据了解,每年我国的包装废弃物约200多万吨,其中有近5%为石油塑料制品垃圾。石油塑料制品的成分主要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如果直接焚烧这些垃圾,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致癌的物质。假如填埋,它们历经百年也不会降解,更会污染海洋环境,导致耕地板结,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最近,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新型材料——植物塑料的问世,打破了这一局面。
      ②所谓植物塑料是指由玉米或甘蔗等制造的聚乳酸塑料。现在使用植物塑料的实用化产品已有农业用的地膜和快餐盒等。另外,部分电器产品和服装等也开始使用了植物塑料。植物塑料一直以来被视为与环境亲和的“生物分解塑料”之一。所谓生物分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的塑料。
      ③那么,玉米、甘蔗等植物是如何造出塑料的呢?首先,从玉米、甘蔗等植物中萃取出淀粉;接着,用酶将淀粉分解制成麦芽糖或葡萄糖;然后,将麦芽糖或葡萄糖供给微生物食用并发酵,制造出乳酸;最后,将乳酸聚合,造出聚乳酸。这样制作的聚乳酸材料十分坚硬,并具有极高的透明度。但是,聚乳酸单晶在室温下接近玻璃的性质,稍加冲击马上就会碎裂。如果想作为塑料使用,还需要通过掺加柔顺的化合物,另外,由于聚乳酸的熔点只有170℃,作为商品,还必须提高它的耐热性和强度。
      ④聚乳酸塑料最大特点是在自然界中容易分解。在聚乳酸塑料中加上水,即可变成容易分解的酯。把聚乳酸塑料放入堆肥中,首先通过水分和酶的分解,变成乳酸;再经被称为需氧菌的微生物食之并代谢,最终被分解为水与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和水原本就是植物从大自然中吸收来的,所以,从整体来说它没给环境增加负担。
      ⑤用聚乳酸塑料制造的产品具体有什么价值呢?首先,这些塑料来自植物,作为材料来源它优于石油化工塑料。其次,植物能够通过种植获得,所以聚乳酸塑料可说是再生资源或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另外,使用谷物为主制造的聚乳酸,不论是焚烧还是在自然界中分解,都不会对环境增加负担。现在世界生产石油化工塑料的年产量是1.5亿吨。如果用聚乳酸制造塑料,这就减少了石油或天然气的消耗。这对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现状,无疑是一个最大的福音。
      ⑥除了日常用品中的广泛适用外,聚乳酸植物塑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也是目前应用得最为成功的领域。第一是制作医用骨钉。以前治疗骨折等骨科疾病使用的是不锈钢骨钉,病人必经两次手术才能治愈。即第一次手术用钢钉把骨折复位固定,待骨头长好后,再动第二次手术,把钢钉取出。使用聚乳酸植物塑料只需一次手术植入骨钉,病愈的同时,骨钉也降解在人体内。因为降解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虽然,目前聚乳酸植物塑料骨钉的价格比不锈钢骨钉高出50%左右,但是多数患者为了避免两次手术的痛苦,还是选择聚乳酸植物塑料骨钉。
      ⑦另一方面,将聚乳酸植物塑料制成人工脏器的骨架研究也在进行。例如有专家正在聚乳酸植物塑料肝骨架的整个表面上培养肝细胞,制造人造肝脏。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人造肝脏移到体内,作为骨架部分的聚乳酸植物塑料在体内不久就会被分解吸收,最后留下了与骨架同样形状的肝脏。这是有效利用聚乳酸植物塑料生物分解性质的典范。
      ⑧要使聚乳酸植物塑料普及,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解决,特别是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最令企业头疼。但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聚乳酸塑料必将受到大众的欢迎。为此,聚乳酸植物塑料肯定有发展前景。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篇没有直接从植物塑料写起,而是用较多篇幅先介绍石油塑料制品垃圾的诸多危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和第④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4)、第⑥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

(5)、“目前聚乳酸植物塑料骨钉的价格比不锈钢骨钉高出50%左右”句中加线的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①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二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思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 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开船,在桥石上一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由“到此一游”想到的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赫然刻着“×××到此一游”的汉字。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都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②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无视一米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中国游客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这句提醒更有特殊意义。

   ③面对“到此一游”的刻字,在媒体大讨论中,谴责、反省成了评议这场风波的主调。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公开道歉,并承担疏于教育的责任。“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尤其是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我们应予以必要的宽容并助其改正。同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镜、检视自己:在公共场所我有随意吐痰的习惯吗?行驶在拥堵的公路上我有随意变道的举动吗?在别人排队等候时我有加塞插队的行为吗?在网络空间争论是非时我有恶语相向的粗口吗?我们更要问一问,这种不文明行为何以会代代相传?何以会“走向世界”呢?

   ④平心而论,这一回的“到此一游”远涉重洋,是国人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君不见,大江南北的名胜古迹上,这样的胡涂乱抹实在屡见不鲜:北京故宫大水缸上的划痕,杭州岳飞墓前秦桧夫妇被捏得发亮的鼻子,苏州千年古塔上的涂刻……这些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国人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⑤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不是问题。然而,很多人却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我们又怎能放任精神文明的贫乏?政府部门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提高国人文明素养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⑥让我们在心上刻下这令人蒙羞的“到此一游”,以此自戒自省,规范言行,为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自己的力。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5月27日第5版,作者李浩燃,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于“垃圾分类”的主题阅读

【分类现状】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

    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可设想。

目前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类回收垃圾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既节省资源,又环保。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类别】

    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厨余垃圾

    是指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蔬菜瓜果、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动物内脏、水产品废弃物等食物残余。

    可回收物

    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未污染的适宜回收的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

    有害垃圾

    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日常灯管、节能灯管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其他垃圾

    是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包括碎纸屑、污染的废纸、废弃塑料袋、烟蒂、尘土等。

【操作流程】

    市民在家中或单位等地投放垃圾时,应将垃圾按本地区的要求做到分类贮存或投放,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投放前,要注意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

    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问卷调查】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多年,一直难以有效推进,民众对垃圾分类的现状表示不满,为此笔者进行了具体的调查。

调查1:你对垃圾分类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市民意识薄弱,随地乱扔垃圾

73

81.1%

B.没有统一且完善的分类规定

67

74.44%

C.管理部门未及时清理回收垃圾

57

63.33%

D.可回收重复利用物品被随意丢弃

58

64.44%

E.其他

1

1.1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90

调查2:您认为妨碍您分类投放垃圾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不知道怎样区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27

47.37%

B.知道分类标准,但认为清洁工和管理部门不会

26

45.61%

C.知道分类标准,但分类投放太麻烦

20

35.06%

D.知道分类标准,但其他人都不分类扔,自己也没必要分类扔

11

19.3%

E.其他(请注明)

1

1.7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57

【他山之石】

    瑞典在培养国民垃圾分类意识上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时间。政府对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他们先是把这个概念引入学校,教育孩子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再由孩子们回家后告诉大人,这样,瑞典政府仅在培养国民垃圾分类意识上就足足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因此,瑞典人自豪地称:“在瑞典,垃圾分类是一种传统。”

    在日本的每个城市都有垃圾分类指南。日本实行地区自治,所以各地方垃圾分类的规定都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会细化到所居住的街区都有差别。孩子们从懂事开始,就会在父母的教导下严格遵守这些规则。不过,日本的垃圾分类要求非常繁琐,为了方便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每个市每年都会按照时间表,制定一本垃圾分类指南和垃圾回收时间表。通常分发给各户居民的会是一张彩印的双面垃圾回收时间表,上面详细说明如何分类、投放垃圾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等。

    瑞士每年垃圾产量总体上在增长,但送入焚烧厂的垃圾量在减少,可回收利用垃圾量不断增加。其城市固体垃圾总的回收率已达40%以上,塑料饮料瓶、铝质易拉罐、纸、玻璃的回收率在70%以上。在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顾客喝完饮料将易拉罐和玻璃瓶投入其中,机器便会吐出收据,顾客凭收据可以领取一小笔钱。

    在美国乱丢垃圾是一种犯罪行为。美国所有的五十个州都有禁止乱扔垃圾的法律,乱丢杂物罪指的是将废弃物品扔到或留在地面而没有按规定放进垃圾箱、回收或垃圾站的行为,在美国乱丢杂物属三级轻罪,根据各州法律和城市条例的不同,惩罚可以是从300到1000美元不等的罚款、入狱或社区服务(最长一年),也可以上述两种或三种并罚。

(根据百度资料进行整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班767路公交车

(一)

    ①每天早上的767路公交车上,总会出现好些穿着深蓝色校服的A中学生。聂瑶瑶就是其中之一。可她最近发现,767路车上出现了一个穿着白色校服的男生。

    ②某个拥挤的周一,当她叼着一袋牛奶慢条斯理地走上车时,这个男生已经坐在了最后一排。聂瑶瑶有些生气,最后一排可是自己的专属座位。

    ③聂瑶瑶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男生面前。“喂!”她气鼓鼓地喊了一声。男生在低头看书,没有理睬聂瑶瑶。“喂!”她有些急了。仍是不理不睬,聂瑶瑶气得直跺脚。A中到了,聂瑶瑶回头望了男生一眼,他仍然沉浸在书里。

    ④聂瑶瑶一路气到了学校,一进教室便找班上的“万事通”陈大志打听。“白色校服?”陈大志挠挠头:“有可能是C中吧。”

    ⑤哦,原来是这样啊!C中可不是什么好学校,难怪那么没礼貌呢。

    (二)

    ⑥聂瑶瑶这天照例叼着一袋牛奶往767最后一排走去。C中的男生依然安静地坐在她曾经的“老位子”上,捧一本书静静地看着。她翻个白眼,站到了一旁。这一站上了很多人,一位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过来。

    ⑦男生刚好合上手中的书,抬头见到老太太。赶紧站了起来,对老太太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她来这儿坐。老太太笑着:“谢谢你呀,小伙子!”

    ⑧他没有回答,一直羞涩地微笑着。

    ⑨聂瑶瑶把牛奶袋子咬得咯吱作响,她打心眼儿里不愿意相信这个在自己看来极没礼貌、品行不端的C中不良学生会做出这等好事。

    ⑩“吱”一声,刺耳的刹车声传来,聂瑶瑶一个趔趄往前跌去,忽然有人紧紧抓住了她的手臂。转头一看,正是那个男生。她心中一慌,赶紧抽回胳膊。男生不好意思地对聂瑶瑶笑了笑。

    ⑪下车以后,聂瑶瑶看着767一路远去,忽然觉得少做了件什么事情。

    (三)

    ⑫那天早上是全市会考,聂瑶瑶哼着歌上了车,连书包都没背,带着准考证和两支笔,心里还盘算着早早考完可以回家睡个舒服觉。

    ⑬他也在车上,“霸占”着聂瑶瑶的座位,捧一本书静静地看。聂瑶瑶突然有些好奇,在公交车上看得那么认真,什么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⑭A中到了,聂瑶瑶下车以后径直往校门口走去,猛然发现自己的准考证不见了。聂瑶瑶心里狂跳,惊慌得快晕过去了。她出门时手里攥着笔和准考证,可现在笔还在手里,准考证却不见了。她急得要命,眼圈儿都红了。

    ⑮这时候有人拍了她肩膀一下。她泪眼婆娑地转身,是车上那个C中的男生,qì chuǎn xū xū________地地伸出手,准考证被他捏得皱巴巴的,上面还有汗水。

    ⑯聂瑶瑶感激地拿过准考证。男生不好意思地收回手,在衣服上使劲蹭手心的汗。

    ⑰“聂瑶瑶快点,要开考啦!”

    ⑱“来了来了!”聂瑶瑶正想回头对男生道谢,却见他已经快步往车站走去了。

    ⑲“喂!”聂瑶瑶喊他。他没有回头。

    ⑳“喂,同学!”聂瑶瑶扯开了嗓子喊,可他走得很快,远处的站台又来了辆767,聂瑶瑶隐约看见他上了车,快速消失在视野之中。

    (四)

    ㉑后来的后来,整整一年,聂瑶瑶再也没有见过他。

    ㉒767路公交车就要被撤消了。这座城市修起了四通八达的地铁。

    ㉓767路停运的前一天,聂瑶瑶决定坐到终点一次,去看看和那个男生一样,穿着白校服的C中学生。

    ㉔终点站其实不远,聂瑶瑶一下车却只看见一片繁忙的工地。她走到一个中年男人面前,询问起终点站是不是有什么学校。男人想了想:“没有什么学校啊。往前一站地倒是有个A中。咦,你不就穿着A中校服吗!”聂瑶瑶执意让他再想想。

    ㉕男人沉吟一下:“哦,以前这里有个聋哑学校!学生都穿白衣服。不过都搬走一年了。”聂瑶瑶站在那儿,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