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试卷
材料1:
朝代 | 南方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北方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2: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桥名 | 历史事件 | 影响 |
汀泗桥 | 汀泗桥战役 | 为北伐的胜利进军打下重要的基础。 |
泸定桥 | ||
卢沟桥 |
材料三:13世纪——19世纪中期欧美部分著名桥梁对照表
时间(年) | 木桥 | 石桥 | 铁桥 |
1209 | 英旧伦敦桥 | ||
1345 | 意大利 Vecchio桥 | ||
1604 | 法国巴黎新桥 | ||
1758 | 瑞士 Wettingen桥 | ||
1768 | 英 Blackfrier桥 | ||
1779 | 英 Severn铸铁拱桥 | ||
1785 | 法St.Maxene桥 | ||
1796 | 英 Sunderland铸铁拱桥 | ||
1803 | 法St.Denis人行桥 | ||
1817 | 英 Waterloo桥 | ||
1824 | 英 Southwark铸钬 | ||
1840 | 美 Frankford桥 |
————摘编自韩柏林《世界桥梁发展史》
材料四:
2017年10月15日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60周年纪念日。建造武汉长江大桥所需的三联钢梁,由山海关桥梁工厂制造两联,沈阳桥梁厂制造一联;钢梁支座委托机械工业部沈阳重型机器厂制造,这是我国自制大型钢梁的开始。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被誉为新中国铁路桥梁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谱写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新篇章。
——摘编自《中国铁路桥梁史》编委会编著《中国铁路桥梁史》
材料五:如今,“中国造”桥梁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中国造”桥梁跨越天堑,连通世界,已成为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李兴华认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促使建桥者不断研发和改进建桥技术,对外开放又为对外交流创造了机会,在互相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中国桥梁开始向世界一流的方向飞速发展,未来中国桥梁建设将朝着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领跑世界未来桥梁看中国专访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李兴华》
材料一: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还有早市、夜市,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 留学方向 | 群体人数 | 留学生代表 |
甲午战争到民初 |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 推算在22000人以上 |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
留学欧美学生群 | 到1911年前至少在600人 | 孙中山、蔡元培等 |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三: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业工人迅速增加到120万人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无暇东顾,日、美也乘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到1919年前,中国产业工人的总人数约计260万人,再加上1800万手工业的工人、店员和城市苦力,已经形成一支具有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人阶级队伍。
材料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种体制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国家允许外资企业、合资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和工商个体户大量使用农民工,最终导致国有企业的一线工人大多数都是农民工。
——单廷民《浅谈农民工产生的原因和前景》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