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攻占沈阳,并相继占领东三省。

材料二: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病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材料三:1937年夏,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国各派政治势力也立即行动起来,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1)、材料一事件发生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民族英雄是谁?
(2)、材料二中北平的学生掀起了哪场爱国救亡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中学生们提出的口号一例。
(3)、材料三中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什么?此后,日军制造了哪一侵华暴行?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结果如何?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举一反三
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却多次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群凶觊觎,瓜分狂潮】

材料一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残忍乖戾,狼子野心】

材料二

                                 日军占领沈阳                                                                                                         日军占领卢沟桥

【同仇敌忾,其利断金】

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