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材料一:中国仁人志士的寻梦之路(部分)
材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苦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①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 ②成立民国政府,担任民国总统
③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 ④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组织北伐战争
材料一:“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罗家伦拟定的“当日大会传单”‘
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