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写作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松江区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工艺品的制作、房屋的修建等往往会用到涂层,将一些材料涂于物体的表层,以起到保护、美化或绝缘的作用,但这有时也会遮蔽一些东西。在社会生活中,同样存在类似的“涂层现象”,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5年5月2日,中国裸捐第一人余彭年离世。他做过记者,曾被诬入狱,后靠做勤杂工等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豪。余彭年“对自己生活简朴,对他人出手大方”,2007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十四大慈善家”。
“儿子强于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弱于我,留钱做什么?与其将钱留给儿孙花天酒地,不如自己享受做好事的好。”——这是余彭年对于财富传承的理解。2010年,他宣布将其名下的80余亿资产放入“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用于资助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余彭年逝世后,其后人公开强调,将“百分之百地遵照余老的意愿”,去兑现他生前做出的“裸捐”承诺,并为有这样伟大的亲人感到自豪。
余彭年的做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中国文化历来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现代教育中,看到更多的却是孩童校内舞台争妍竞上,课外培训“百般武艺”,透着“不让”的自信。
体育世界,中国曾有“为大局让球,为友谊让球”的风气和争议,也有今日“争强不让,放手一搏”的公平和奋进。
现实生活,有车流交汇,因一车“不让”而拥堵数里的陋习;也有职场竞聘,让位一步而错失先机的懊悔。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加以阐述。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三某班班级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和父母相处得不是很融洽,也有少数同学认为自己家庭比较民主比较和谐,爸妈把她(他)当朋友,他们是平等的,有什么要求,爸妈会尽力满足。但部分家长反映,孩子总体情况“还好”,就是不能叫他(她)学习,更不能批评……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艺术必须为生活服务,如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有人认为“艺术至上”,它启迪了生活,如王尔德就曾说过:“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文,表达你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毛泽东)
对于成长之路,上述观点给你带来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