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判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四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草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
(2)、《宿建德江》一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触景抒情。
(3)、《七律•长征》一诗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种树老人发出的感叹。
(5)、《三黑和土地》一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6)、少年闰土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
(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记事文章,采用的是顺叙的写法。
举一反三
对比阅读。

(一)读唐诗,忆将军。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苹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读故事,识将军。

孪广巧退故兵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舟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兵,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绝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休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毒,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奉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了大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海洋里的木板上,顺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儿,“扑棱”一声落到了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

    瞧,它多美丽,小巧的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放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善待它,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水手们的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水手们对小鸟恋恋不舍,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善良的水手们决定放飞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中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水手们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