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 , 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 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指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一直到死

(1)、【甲】文段选自 ,作者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若嗣子可      ④之如父    

(3)、下列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奉命于危难 B、三顾臣于草庐 C、如父 D、效忠贞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②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5)、分别概括两文主要事件,结合事件分析诸葛亮的形象?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