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     ②沿阻绝   溯:飞漱其间     飞漱:     ④属引凄异 属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三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四季多变的美的典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仿照“示例”内容,说说三峡的美还体现在何处。(请勿抄写示例)
示例:三峡的美,美在山,美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险峻。
三峡的美,美在 ,美在 。

(4)、下列两则材料都在描写水的特点,请具体分析它们在描写的角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材料一: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材料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同学们开展了探究“宋代士人气节”的主题活动,搜集了材料,请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044年:【甲】范仲淹《岳阳楼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45年:【乙】欧阳修《醉翁亭记》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57年:【丙】曾巩《拟岘台记》尚书司封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溪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其间,独求记于予。州之东,其城隅雨潦毁,盖藏弃委于榛丛茀草之间,未有即而爱之者也。君得之而喜,增与土,易其破缺,去榛与草,发其亢爽 , 因而为台,以脱埃氛 , 绝烦嚣,出云气而风雨。若夫云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旸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或饮者淋漓,歌者激烈,或靓观微步,旁皇徙倚。则得之于耳目与得之于心者,虽所寓之乐有殊,而亦各其适也。

抚非通道,故贵人富贾之游不至;其民乐于耕桑以自足,故牛马之牧于山谷者不收,五谷之积于郊野者不垣 , 而晏然不知枹鼓之警 , 发召之役也。君既因其土俗,而治以简静,故得以休其暇日,而寓其乐于此。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故予为之记。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抚:抚州。 ②岘(xiàn)山:位于湖北襄阳。由于西晋的羊祜、杜预先后在此建功立业,此地成为古代地方官员文治武功的典范。 ③亢爽:地势高旷。 ④埃氛:喻污浊的尘世。 ⑤垣:垒墙。 ⑥枹鼓之警:军事报警。

文言文阅读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兽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回:“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跳,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视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