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黄石市(除黄石港区两所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A.化学常识 | B.化学与食品 |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硬 水 和 软 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 | 甲 醛—浸泡肉类食品,以防变质 工业盐—用来腌制凉果、酸菜等食物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能源 |
蛋 白 质、淀 粉—用碘溶液来鉴别 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石 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
A.守恒观 | B.能量观 |
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②某物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推测出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③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 ①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②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③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吸热反应 |
C. 区分观 | D.分类观 |
①水和白醋——观察颜色 ②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③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 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无素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③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
A.化学与健康 | B.化学与材料 |
①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②缺氟易患氟骨病 | ①电木插座破裂后不能进行热修补 ②钛合金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安全 |
①焚烧废弃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②pH=5.6的雨水为酸雨 | ①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②新装修的楼房要开窗通风 |
A.变化与守恒 | B.现象与结论 |
①1.6g 物质 M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 4.4g CO2和 3.6g H2O,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为 C、H ②高锰酸钾、氯酸钾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二 者均有氧分子 ③3g 镁和 7g 氧气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生成 10g MgO |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 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剧烈程度与 氧气浓度有关 ②向铝丝中加入稀盐酸,开始无气泡产生,说明 铝的活泼性排在 H 后面 ③黄铜合金在纯铜上划出划痕,说明合金的硬度 比纯金属大 |
C.化学与生活 | D.性质与用途 |
①在钢铁表面涂油能防止钢铁生锈 ②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 ③废旧玻璃、金属、塑料等属于可回收物,有 效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 | ①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②液氮可用作低温麻醉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③CO2 可用于灭火,仅利用了其不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的性质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