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阅读【甲】小石潭记(节选)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西山十记(记四)
(明)袁中道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②。
有老树,中空火出③ , 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④ , 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⑤若径寸。
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 , 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 , 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②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③火出:(泉水)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④激聒石渠:喧闹着流进石渠。⑤了:这里指池水清澈,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③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