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五第1单元第4课 尝试从文献中获取历史信息同步练习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武帝时代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起用文学儒者至数百人,实现了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汉武帝大举贤良文学之士,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贤良身份,就汉武帝提出的命题发表对策,讨论成就治世的策略。齐地儒生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升迁为天子信用的重臣,相继任博士、太常、御史大夫,丞相并受封平津候,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矣”。
——摘编自张岂之 《中国历史》
材料一: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历程表
材料二:他们(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反对鬼神迷信,批判“君权神授”“祸福天定”等谬论。随着运动的发展,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不断发展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根据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历史时期,简述中国儒家思想发展概况。
同情行将消逝之封建
承认正在萌长之专制
积极
同情宗法
反对宗法
放弃宗法
①贵族观点
②平民观点
③君主观点
消极
放弃一切制度
④个人观点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