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的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 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滩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 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美英盟军抢滩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4)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材料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 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空前的震荡和可贵的探索。
【现代化进程中的震荡】
材料一:见下列一组历史图片
【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
材料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向俄国无产阶级表示热烈祝贺,祝贺它备遭世界大战造成的骇人听闻的痛苦磨难之后,在世界上首先打碎了专制制度的锁链,消灭了资产阶级并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没有奴隶也没有统治者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
——据《现代史文献选编》第一卷
材料三: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摘自1933年3月4日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等一些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在同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同时,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再度爆发。经过反复协商,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正式作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
——据《联合国风雨六十年》等
【追根溯源】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上图是1921年刊登在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一只五头怪兽(分别代表英、美、法、意、日五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德)的内脏吞食殆尽。
材料二:自1929年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德国后,由于德国对美国经济的严重依赖,德国遭到了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要沉重得多的打击。
【回首战争】
【警示世人】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失败而宣告结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二战之后欧洲的殖民体系在全世界崩溃;1945年10月24日,反法西斯联合国家成立了联合国。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