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菁菁校园,放飞青春梦想】
栀子花开,柔情满怀。翻开毕业纪念册,我们一起走进李轩同学的初中生活。
注: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央视马年春晚播出小品《扶不扶》后,“扶不扶”已经成为今年热词。2014年2月,在深圳发生了两起现实版《扶不扶》。一名女子晕倒在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而死亡,另一名女子则因乘客自发扶起急救而幸运地生还。扶还是不扶?针对这个问题,2月27日下午,深圳晚报派出三路记者进行了现场测试,右图即为现场测试情景。事件报道后,某校九年级一班在思想品德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学习和讨论,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该“扶”。请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扶”的理由。
李刚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转学到了一个新环境。看到周围的同学多才多艺、穿着漂亮,他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你认为他的表现
( )
情景:为给生病的爸爸做早饭,小林上学迟到了半个小时。冒然闯进教室的小林遭到老师严厉的批评,他理直气壮地当众顶撞老师。课间,好朋友的拒绝“复制”作业的要求,小林认为好朋友不讲义气。
请根据知识结构图,结合上述情境,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与人交往?
①教师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②教师所说所做的都是正确的
③教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 ④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
材料一:2017年9月2日,1300多名北大新生在“开学第一课”上,聆听了河南信阳潢川县农民工黄久生的故事。母亲早逝,家境贫寒,18岁就辍学到建筑工地打拼的黄久生,比一般人更能体会到知识的重要。“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工地打工也一样。我始终没有忘记学习!”他靠自修完成了建筑专业大专和本科的课程,这使他在建筑领域站稳了脚跟,他参与设计的工程,多次获得“鲁班奖”。
材料二:富裕起来的黄久生没有忘记家乡,2008年,黄久生出资兴建了家乡第一座敬老院,他成了700余位孤寡老人的“儿子”。20多年来逢年过节他都会为家乡数百名孤寡老人送去米面、棉衣和现金。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家乡援建小学、修路、购置医疗设备等出力,累计捐款1300多万元。
试题篮